发布时间:2012-11-15 熊进英
6月14日凌晨,一个名叫佳颖的女婴出生在涟源当地一所卫生院。然而在孩子出生5天后,却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动静脉畸形,且并发颅内巨大血肿。由于当地医疗条件受限,家人只能连夜将小佳颖转到湘雅医院进行治疗。
经过医院多项检查后,医生通过头颅核磁共振发现小佳颖的脑血管出现明显异常。在该院神经外科专家们的会诊后,认为孩子患有左侧枕叶血管畸形,属于一种先天性动静脉疾病,必须尽早实施颅内血管畸形切除术及血肿清除术来进行治疗。
该院神经外科教授马建荣介绍,由于人脑的容积有限,而患儿的年龄又太小,很多脑组织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不把颅内的血肿清除,那么正常的脑组织将受到损害。然而,如果冒然实施开颅手术,那么不仅手术难度较大,且风险难以估量。在经过多次会诊讨论后,医院组成专家手术团队为小佳颖实施颅内血管畸形切除术及血肿清除术。
由于手术对象是名新生儿,专家们在术前实施动静脉置管时,颇费周折才将导管置入患儿体内。同时,考虑到患儿体内血量很少,术中对于补液量的控制需十分严格,如果补多了,怕孩子受不了;而补少了则很容易出现休克。此外,在使用双极电凝清除血肿的过程中,专家们也必须做到谨小慎微,因为一旦操之过急,则很可能一并将患儿的脑组织吸走。最终通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该院神经外科副教授沈沉浮表示:“类似小佳颖这样的病例须及早进行手术,因为畸形血管很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随时破裂,而到那时就非常危险了。好在小佳颖的血管畸形发现得比较早,孩子的神经代偿能力也很强,都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