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19 张凤琴
孕妇面对艾滋病时应该是坚持(一)
较之男性感染者,很多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做孕检时才被暴露为HIV阳性携带者,这样的遭遇使得她们要面临比男性更为艰难的现状。没有了怀孕的喜悦,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可能被感染的纠结,以及离婚等家庭问题。基于成功率达99%的母婴阻断技术,很多女性感染者选择了生育,我也想做妈妈。一个艾滋孕妇这样说,因为孩子是她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听到李瑶说“我现在这个样子,以后该咋活”的质问时,25岁的艾滋病感染**者季香想大声地哭出来。
“她这样问我,是因为她还不能接受现实。”季香后来硬是忍住没让眼泪掉下来,看着眼前这个只比自己大一岁,说话时双手不停抚摸凸显肚子的女人,季香没忘记自己的身份,“我是个**者,要比一般的感染者坚强些。”
在**者群里,季香还有一个化名叫“坚持”,这个听起来男性化的名字至少有两种勉励:坚持面对无常的命运和坚持做超越命运的事情。
半年前,青春女孩季香流着眼泪和男友分手告别,在成为“陕西爱之家”这个草根艾滋病民间救助机构的一名**者之前,季香一直是这个机构“心灵抚慰”的对象。
季香之前,机构没有固定的女性**者,“都是一**在做**者。”虽然这个机构不乏女性角色的“**”**者,“但他们未必很了解女人,尤其是想真正做母亲的女性感染者。”
从之前跟别人一讲自己的遭遇就啼哭不止的漂亮女孩,到现在只喜欢穿裤装不再涂脂抹粉的**者,季香在这个民间机构承担起一项重要的工作,“为女性,特别是希望做母亲的感染者提供救助。”
2月26日,本报一组反映西安市艾滋病感染者手术困难的稿件在引起相关医疗单位的重视后,西安市卫生局不仅解决了报道中涉及的10余例感染者手术问题,并设想与季香所服务的这样的艾滋病民间服务机构,建立“绿色手术联盟”,以缓解艾滋病感染者手术中有可能遭遇的就医对立,“尤其是女性孕妇群。”
[page]
孕妇面对艾滋病时应该是坚持(二)
这未来有可能形成长效机制的构想,令季香兴奋,“我也想做妈妈,每个女人都想做妈妈。”
要不是这活脱脱的生命她可能“没勇气活下去” 李瑶是季香成为**者后帮助的第三位孕妇。
26岁的李瑶来自外地,一个月前,已经怀孕7个多月的李瑶在当地医院进行孕检时被告知,“血检有些问题。”沉浸在即将为人父和人母喜悦中的李瑶和丈夫并不清楚当时医生“血检有问题”的真正含义,那个诡异的上午,李瑶的丈夫也被莫名地要求抽血化验。
一周后,李瑶被院长亲自告知自己是HIV阳性携带者,“而丈夫不是。”回到家中的李瑶和丈夫几乎在网上查遍了所有关于“HIV阳性”字样的资料,“原来这就是艾滋病。”
季香特别能理解李瑶当时的心情,“一位女性突然被告知有这样的病,首先被质疑的就是道德操守问题。从此以后哪还有平静的生活。”已近8个月的孩子还要不要生下来成了这个家庭最主要的焦点,除此之外,李瑶和丈夫还要面临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在被告知自己是HIV阳性携带者之后,当地的医院没一家肯为李瑶做生产手术。
双方的家庭也随即陷入混乱,婆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敦促孩子离婚,虽然丈夫暂时不同意这样做,但却与家人作出了一个一致性的决定:打掉孩子。虽然未曾见光,但活泼的小生命已在妈妈腹中拳打脚踢,“我不能没有孩子。”初见面时,李瑶就哭着告诉季香,要不是这活脱脱的生命,自己可能在第一时间被告知时便选择“没有勇气活下去”。
李瑶搬回自己的父母家中,丈夫和婆家给了她一个忠告,如果孩子生下来没有被感染就交给婆家养,如果孩子被感染李瑶自己想办法养,虽然丈夫没有张口说“离婚”两个字,但李瑶知道,这样的决定已形同“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