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洗澡容易导致皮肤癌

发布时间:2013-07-02 熊进英

求医专家指出,频繁的洗澡会洗去人体表面本来就很少的皮脂。洗澡时用力地搓洗则会使表皮受到损害,容易让细菌、真菌乘虚而入,引起皮肤感染。另外,经常性的皮肤损伤则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皮脂越少,皮肤就越干燥,这就容易导致皮炎。天长日久积累下来的炎症,就有可能“升级”成为皮肤癌。

快节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增加了人们的洗澡频率,而过于频繁的洗澡会带来与人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恰恰相反的结果——有害健康。

先前的研究表明频繁的洗澡会洗去身上本来就不多的皮脂,加剧皮肤干燥,从而导致皮炎;用力的搓洗也会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损,细菌、真菌趁虚而入,造成皮肤感染。而最近的这项研究明确显示经常性的皮肤受损会引起免疫能力下降,各种随之而来的炎症日积月累下的产物就是皮肤癌。

节制是单独可行的办法,一周洗两到三次就够了,而且搓洗的力度也不要太大,身上有些污垢并不会影响健康,甚至还会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预防皮肤癌,什么情况下不宜洗澡:

1、劳动后,由于劳动后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2、饥饿,因为饥饿易造成低血糖,出现虚脱、昏倒等情况。

3、饭后,由于人体表皮血管因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人体表面,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影响消化吸收。

4、发烧、血压过低,因为这个情况会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发生虚脱。

5、酒后,由于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头晕、眼花、浑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