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心悸的两种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3-07-19 幺远

1.基本治疗

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 巨阙

配穴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分、中极。


心悸的治疗

操作毫针平补平泻法。

方义 心包经内关及郄穴郄门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心包之背俞厥阴俞配心之募穴巨阙,可益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合以收镇惊宁神之效。

  2. 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毫升,隔日1次。

(2)耳针法选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刮痧疗法

①选穴心俞、巨阙、膈俞、脾俞、足三里。

②定位 心俞,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巨阙,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膈俞,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③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心俞、膈俞、脾俞,再刮前胸巨阙,最后刮下肢足三里穴。

④刮拭方法 在需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心俞穴经膈俞穴一直到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巨阙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用力轻柔,出痧为度。最后重刮足三里穴,30次,不出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