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2013-07-31 李建瑞

很多脑瘫患儿在发病初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状况,所以病情较轻的脑瘫患儿很容易被忽视。另一种情况是,家长们不认为那是病,没有进一步的检查,拖延的治疗时间。接下来是求医专家对小儿脑瘫症状的介绍。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表现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若同时存在两种类型,则表现更为复杂。即使单一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一样。


轻度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1、姿势异常。脑性瘫痪患儿异常姿势有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俯卧位婴儿时期(3-4个月以后)表现为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或不能抬头,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床,臀部高举;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腕、肘、肩、髋、膝、踝关节等均可同时平置于床面,呈青蛙仰卧状。仰卧位头后仰,下肢伸直,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

早期症状2、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增高,随着月龄增长肌张力逐渐减低转为正常。所以一些不太严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在6个月以内肌张力增高并不明显,有时造成诊断困难。但一些严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仍可在6个月以内表现出肌张力异常增高。>>>患者关注:脑瘫治疗流程图

早期症状3、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两方面。判断运动发育是否落后的指标很多,正常小儿3个月时能抬头;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6-7个月时会独自坐在较硬的床面不跌倒,8~l0个月时会爬,爬时双上肢或下肢交替向前移动;l岁时能独自站立;l~1岁半时能行走。脑性瘫痪患儿在上述年龄阶段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

早期症状4、肌张力异常。肌张力是安静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通过被动地屈伸、摇晃四肢肢体,了解其肌张力。张力低时摇晃手足时手足甩动的范围大,张力高时活动范围小。[page]

轻度小儿脑瘫的症状有哪些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3、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轻度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

4、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5、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6、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7、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8、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热门推荐:脑瘫治疗费用

9、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10、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