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0 佟素华
可能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胰腺癌,胰腺癌在目前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为是癌症可见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大家能在早期准确无误地诊断胰腺癌,患者的后期治疗就能轻松一些,现在让我们去详细了解一下吧。
胰腺癌的西医诊断依据
胰腺癌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晚期则通过症状、体征、B超和CT检查可确立诊断。如条件允许,作活检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最为确切。
如何准确无误的诊断胰腺癌
胰腺癌的西医诊断标准
一、进行性加重的中或左上腹部疼痛与闷胀,放射至腰背部。仰卧与侧卧时疼痛加重,前俯时疼痛可减轻。可有进行性梗阻性黄疸及严重消瘦等。
二、血清癌胚抗原阳性。
三、上腹深部肿块,肝脏、胆囊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1、CT检查显示胰腺癌表现。
2、X线检查:平片见有钙化且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见十二指肠圈扩大,胃幽门部或十二指肠受压、狭窄、充盈缺损或胃体后壁受压移位;横结肠、空肠受压向下移位。专家谈>>>>胰腺癌介入治疗
3、B型超声检查有胰头或体尾部肿块的表现。
4、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显示胰管狭窄变形、阻塞、造影剂漏出管外等。
5、选择性腹腔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围绕胰腺的动静脉变形及移位。
胰腺癌的西医鉴别诊断
胰腺癌应与黄疸型肝炎、胆石症、原发性肝癌、胃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鉴别,依上述检查及诊断检查手段可以鉴别。但慢性胰腺炎易与本病混淆,X线腹部平片或 B超和CT发现胰腺部位钙化点,则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助。但有时要鉴别两者需剖腹活检,为防止胰瘘的发生,活检较好打开十二指肠,经肠壁获取胰组织,应千方百计获得阳性诊断。
胰腺癌的中医诊断
1、湿热黄疸型:上腹疼痛,黄疸明显,尿黄便干,上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白苔黄腻,脉滑细或弦滑。证系湿热蕴于肝胆,发为黄疸,治宜清利湿热,利胆消肿。
2、痰凝瘀结型:上腹疼痛渐重、乏力纳少上腹包块,腹泻便溏,消瘦,舌苔白腻,舌质暗,脉弦滑或细滑。证系脾失健运,痰湿凝聚,治则健脾化痰,化瘀散结。[page]
胰腺癌的实验室诊断
B型超声检查可作优选,可见胰腺部位的占位性病变,可探及肿大的胆囊和胆总管,如与CT扫描结合,二者可互为补充,可进步肯定。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以作细胞学检查,经窥镜做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可见胰管受压受阻情况。血清学和免疫学有关生化指标(CEA、CA19-9、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检查特异性不高,仅供参考。
如何准确无误的诊断胰腺癌
如何区分胰腺炎与胰腺癌?
但也有研究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中,尤其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认为有不少肿瘤隐藏在慢性胰腺炎征象之中。另外,胰腺癌也可引起慢性胰腺炎及钙化,二者病变均多发生于胰头部。
因此,临床上二者的鉴别常很困难,需经B超、CT及活体组织检查来鉴别。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是临床上常见的棘手问题。本文综述这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诊断等的异同,以期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热门推荐:盘点被胰腺癌折磨的明星
临床表现胰腺癌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症状均无特异性,易与上腹部的其他脏器如胃十二指肠、肝胆等器官的疾病相混淆。胰腺癌的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在的位置和大小,主要包括非特异的消化道症状、消瘦和黄疸。
慢性胰腺炎初期表现为相对无症状期与发作期交替出现,晚期主要表现为胰腺功能不全。腹痛为最主要的症状,可伴有发热、黄疸、消化不良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少数患者的病情以隐匿性慢性炎症方式进展,临床上可不发生腹痛。
CP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学诊断,由于获得胰腺组织非常困难,目前我国还是通过结构(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改变来诊断。现在有一些影像学方法可以帮助诊断,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超声内镜(EUS)及CT,其中EUS可以同时兼顾诊断胰管和胰实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