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25 于凤章
鼻息肉是鼻部疾病中比较多发的疾病之一,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鼻息肉疾病的治疗与用药。
鼻息肉的治疗用药
鼻息肉的治疗方法:
一.内科疗法
由于鼻息肉是鼻呼吸粘膜长期炎性反应的结果,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皮质激素不仅可使息肉体积变小甚至消失,而且手术后应用还可延迟或防止息肉复发。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全身和鼻内两种给药途径。如果无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全身应用适合下列情况:
①息肉体积较大,手术时器械引入鼻腔较为不便;
②初诊病例,患者愿意接受内科治疗。方法是每日口服强的松30mg,连服7天,以后每日递减5mg,整个疗程不超过两周。这种短期突击疗法在临床上不会引起明显全身性副作用。一般经上法治疗,息肉体积均可明显缩小。有的在口服几天后鼻塞便有减轻,且嗅觉改善也明显。此时可手术摘除或改为鼻内局部应用。
鼻内局部应用皮质激素的优点是既可避免皮质激素全身副作用,又可保持药物在局部的有效浓度。局部应用适用于:
①初诊时息肉体积较小,未超越中鼻甲下缘者;
②口服强的松后反应较好,患者愿意继续内科治疗者;
③手术摘除后为防复发者。
肾上腺皮质激素鼻内应用的剂型以气雾剂最普遍,因使用方便,患者无须取一定的体位。此外还有滴鼻剂,使用时要求患者采取正确滴鼻体位,但药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其优点。鼻内应用的皮质激素主要为二丙酸氯地米松、flunisolide和budesonide。这类皮质激素的特点是不易被鼻粘膜吸收入血而产生全身副作用。近年来Johansen(1993)对budesonide的气雾剂和滴鼻剂治疗鼻息肉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种剂型疗效相同。作者等(1995)应用0.1%醋酸曲安缩松滴鼻剂也取得较好疗效。
下述情况可显著影响鼻内用药的疗效:
①鼻息肉过大,药液无法进入鼻内,此时应先行手术治疗,然后再行鼻内给药以预防复发。
②同时存在鼻和鼻窦的混合感染,此时应行抗生素治疗或鼻窦清理术。
>>>>推荐阅读:谈鼻息肉主要的治疗措施
③息肉本身处于活跃阶段,生长过快,此时可以行皮质类固醇的突击性全身应用疗法。[page]
二.手术治疗
对鼻腔大部或完全被堵塞,严重影响生理功能者,应先行手术治疗。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全身检查,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哮喘发作期等,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鼻息肉切除术和鼻内筛窦切除术两种。
鼻息肉的治疗
1.单纯鼻息肉切除术 用于根蒂清除,以前无鼻息肉切除术史者。在局麻下,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勒紧后自鼻内向外用力急速拉出,使息肉连同根蒂一并摘除。如有根蒂残留,可将其钳取干净。拉出息肉有时可使筛窦开放,此时若筛内粘膜已息肉样变,应同时行鼻内筛窦切除术。
2.鼻内筛窦切除术 主要适用于筛窦粘膜已为息肉组织所替代,有多次鼻息肉切除术史者。术中充分开放筛房,将窦内息肉完全摘除。手术彻底可明显降低息肉复发率。近年来开展的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为筛窦切除术提供了一种精细、准确和有效的方法,使鼻息肉术后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文献报告可使复发率降到20%以下。
总之,鼻息肉的治疗应参照下述原则:
1.对初诊患者,如息肉较大,严重影响鼻功能,应先行外科治疗;息肉较小,鼻塞症状较轻者,可行内科治疗,1个月后疗效不佳者再行手术治疗。
2.对伴有鼻窦感染者,宜先抗感染,或行鼻息肉摘除,以利开放鼻窦引流。
3.对复发性鼻息肉,应行筛窦切除术,术后鼻内应用皮质类固醇1~2年。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鼻息肉最有效的药物。在鼻息肉的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组胺药等。在这些药物中,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鼻息肉最有效的。
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式有以下3种:
(1)鼻腔喷雾治疗:鼻腔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鼻息肉的优选治疗方法,可以使息肉体积缩小,有的甚至可以使息肉完全消失,并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如鼻阻塞、分泌物多和打喷嚏。目前主要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糖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鼻喷雾剂等。
(2)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弥漫性鼻息肉,或者以嗅觉减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以优选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吸烟、肥胖,以及糖尿病、青光眼、溃疡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全身应用激素应当慎重。
(3)息肉内注射治疗:对于局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采用息肉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方法。
>>>>鼻息肉的治疗用药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鼻息肉的治疗用药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于怎样治疗该疾病会比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