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23 周强
心阴虚证为临床常见虚证之一。多因情志内伤,五志化火,消灼心阴;或因劳伤太过,心阴暗耗,或热病伤阴,心阴亏损,或肝肾阴虚日久,致使心阴不足。其病主要在心,也常可因心阴不足,虚火内燔,而灼伤肝、脾、肺、肾之阴而致四脏功能失常。
心阴虚就是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舌-燥,盗汗,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肾阴虚的情况下火就容易旺,阴虚火旺,如果这时再使用那些温热的壮阳药物,等于是火上浇油,病人热性就更大了。反过来说,假如病人肾阳虚、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阴-药,等于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样也受不了。
导致心阴虚证的病因有下面几种:
1、外感六-淫:身体受自然界风、寒气、暑气、水湿、燥邪、火毒六种气候所伤,引发各种疾病,伤津液导致肾亏虚。
2、内伤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大起大落或郁闷不能发泄导致内脏功能失调,气血生化无源,因而阴-血亏也随之亏虚。
3、外伤:因枪、刀、跌打而损伤、及手术开刀等都将直接导致出血或伤,因而出现血亏虚之症。
4、饮食劳逸:饮食不洁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脾胃受伤以致消化功能减退,营养失衡。
5、房劳过度:夫妻生活过于频繁,手活过度等直接导致肾虚血亏。
6、过服燥亢食品:盲目服用肾、激素之类燥亢的药物及食品,图一时之快,致使受损严重的阴虚风动导致休克、昏迷。
7、慢性-消耗性-疾病-:期消耗阴-血。
8、大病后期:如急性、传染性、大出血等疾病后期,气血亏虚而致阴虚。
温馨提示:一般饮食宜忌可参阅前述病证。水证虽属阴虚,常兼有虚火一面,因此,饮食宜以高蛋白饮食,既富营养,又易消化。适当多食甘凉一类鲜果和蔬菜,切切忌食辛辣化火之食物,以免动火耗阴,加重病情。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的不同,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耳等进行滋补;肾阴虚食疗可能效果不是较好,吃点肾斯挺效果不错,平时多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