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囊肿的检查诊断方法

发布时间:2014-11-23 祝秀丹

脾脏表皮样囊肿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常因健康体检或在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就诊时发现腹部肿块,触之紧张,可有痛感,略有弹性,可活动,吸气时也可移位。专家提示:一旦发现患有脾囊肿需尽早去医院检查诊断。

脾囊肿的临床诊断要点:

寄生虫脾囊肿以中青年多见,非寄生虫性脾囊肿以青少年多见;小的囊肿可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B超时发现,但囊肿块增大压迫和刺激邻近脏器时,才产生器官受压症状,以左上腹不适或隐痛最多见,有时亦可累及脐周或放射至右肩及左腰背部;如果压迫胃肠道,可有腹胀或消化不良、便秘等。

检查诊断:

脾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因为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与囊肿的大小、部位、类型及增长速度有很大关系,不同脾囊肿患者,临床表现可相差甚远。囊肿较小时,可无任何表现,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住院做术前检查而发现。囊肿较大时可压迫周围脏器而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疼痛、腹泻等;脾上极囊肿可致膈肌上升,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心动过速等。

多数脾囊肿患者以左上腹或肋下囊性包块为主要表现。囊肿若合并感染可出现畏寒、发热、左上腹痛等类似脾周围炎表现。

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加。包虫囊液皮内试验(Casioni皮肤敏感试验)呈阳性反应。B超系无创伤性检查,应作为优选,可见脾肿大,内有液性改变;若B超未能明确诊断,可选用CT或MRI检查。

CT、MRI等对进一步了解脾脏囊肿形态、大小、数目和囊腔与囊壁的特点,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有重要价值。对诸如脾脏皮样囊肿(畸胎瘤)、内皮细胞性或间皮细胞性囊肿等极为罕见的脾脏囊肿,必要时可通过动脉造影等协助诊断。目前认为,CT检查对于鉴别脾脏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优于其他检查。

鉴别诊断:

1、脾脓肿脾囊肿的诊断通常有发热、腹痛、脾大等典型的临床表现。

2、脾脏肿瘤良性肿瘤中以血管瘤和错构瘤较为多见,恶性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恶性内皮细胞瘤和转移性肿瘤较为多见。临床上可出现左上腹胀痛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如为转移性肿瘤,还可出现原发肿瘤的症状及脾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