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的症状表现

发布时间:2015-01-23 李娟

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

溶血的症状:

1.皮肤与巩膜发黄:

溶血症婴儿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明显发黄,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2~15mg/dl,甚至达20mg/dl以上。

2.贫血:

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3.肝脾肿大:

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胎儿水肿时有明显肝脾增大

4.神经症状:

出现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表现为两眼凝视、眨服、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尖叫等表现即称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中,损伤脑细胞所致。

5.发热:

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