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25 李建瑞
脑瘫早期有哪些症状?脑瘫是什么病,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说道这个病一般大家都会很茫然。对于脑瘫的症状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的了解一些关于脑瘫的知识。这样有利于疾病的预防,也有利于之后的治疗。那么,脑瘫早期主要有哪些症状类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痉挛型
伸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特征。正常人能够灵活动作和保持姿势,是借助适当的伸张反射来维持的结果。如果肌肉伸张时反射性收缩过强,则出现活动受限、关节运动范围变窄,给人一种痉挛性僵硬的感觉。在临床上,做关节被动运动时,若出现伸张反射亢进,而且对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不能很好的完成,从而出现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即为痉挛性脑性瘫痪。
一般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者易患本型脑性瘫痪,占脑性瘫痪患儿的60%~70%。随着成长而发生关节挛缩变形,起立行走两腿呈交叉体位。足部可见尖足,尖内足、外翻,膝关节的屈曲挛缩,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等改变。上肢可呈手关节掌屈、拇指内收、指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等异常肢位,以致挛缩变形。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
(二) 强直型(强直僵硬型)
强直型是针对痉挛型中一组有四肢呈僵硬状态的患者而言。其伸张反射呈特殊亢进状态,有时难以严格区别。做被动运动时,其四肢无论屈伸都有抵抗,给人以弯铅管、搬齿轮那样的感觉。腱反射表现为正常或减弱。痉挛型和强直型共同的倾向为常常伴有智能、情绪、语言等障碍,以及癫痫、斜视、流涎等。不少患者需要手术。这就是强直型脑瘫症状的表现了。
(三) 失调型
失调型是由于小脑、脑干损伤,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征的病型。患儿不但肌紧张低下,而且肌收缩调节也不准确,从而不能完成正确的动作。手和头部可看到轻度震颤。立位平衡不稳定,不能调节步伐,多数用拐杖可以行走。当迈大步走时会失去平衡倾向,象醉酒人走路一样,摇摇晃晃容易跌倒。重者不仅步行时常摔倒,坐位时亦不稳定,上肢功能障碍明显。轻中症患儿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且以徐缓为特征。眼球震颤极为常见,常伴有先天性白内障,以及触觉、知觉异常,肌张力低下。患儿的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胫膝试验都难以完成。
以上就是对“脑瘫早期主要有哪些症状类型”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脑瘫患者的饮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维生素和纤维,能保持大便通畅,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烂,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饺子、菜泥、菜汤,教育孩子养成吃蔬菜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