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21 高萍芝
对于脑损伤儿干预开始的早晚,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在医院对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及其它危重情况的救治,就是最早的干预,急性期过后,就应马上进行信息刺激及功能训练,这样的干预从新生儿期就应开始,如果错过了脑潜能最大,脑可塑性最强的婴儿早期,不少脑损伤儿虽然经过功能训练可部分恢复,但常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而从生后3个月开始干预的脑损伤儿,绝大多数可回归到正常儿童的行列。因此,脑损伤儿的早期干预治疗越早越好。
对脑损伤儿的干预,包括药物性干预和非药物性干预。其中非药物性干预尤为重要,非药物性干预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及皮肤感觉这3个大脑的主要输入途径进行适当的信息刺激,对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比正常发育规律更早一些的功能训练。在新生儿期,即可以在婴儿觉醒的时候用鲜艳的玩具和父母与之说话的笑脸,引导婴儿向各个方向注视,对视觉追踪不好的更应加强这方面训练。父母说话的声音是较好的听觉刺激,每日应多次与婴儿说话,对听觉定向反应不好的,可加带响玩具或者放有豆子的塑料瓶等进行声音刺激。皮肤感觉刺激方面,可用温暖的手抚触婴儿全身的皮肤,并加上全身轻柔抚触按摩,可促进脑损伤的康复。在运动和语言方面,按照发育规律及时进行抬头,翻身、坐、爬、站、走,手精细动作以及咀嚼,语言能力等功能的训练,更是对脑损伤干预及脑瘫治疗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