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1 熊进英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部分未定型结肠炎。这种病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痛、腹泻,并带有体重下降,严重时会导致肠穿孔、肠狭窄以及肠梗阻等。
其中,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只“病”在结肠。但炎症性肠病就严重了,病变可能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而且有很强的穿透性,容易引发肠道梗阻、穿孔等并发症。这两种病都是终身病,现在没法治愈。这种病治疗周期长,而且容易复发,对患者造成终身的影响。
以前10万个孩子里面发病才0.6个,现在的数据,已经增长11倍。以前青少年和青壮年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较多,近几年儿童的中也越来越高发,成人患病,还可以治疗,能正常生活。可孩子患病,会导致第二性征不发育,学习也受影响,对整个人生都带来影响。
炎症性肠病在儿童中越来越高发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健康,孩子不能光吃肉,多吃蔬菜,营养均衡很重要。除了身体的免疫因素,主要还是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家长还要尽量别让孩子吃垃圾食品。有很多孩子患了炎症性肠炎,而罪魁祸首就是辣条。
因为家长对炎症性肠病认识率低,加上症状容易混淆,导致这种疾病的误诊率高,影响孩子的治愈。据有关文献统计,临床发现溃疡性结肠炎误诊率超过30%,误诊率超过60%。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消瘦、长期腹泻等症状建议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