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4
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症或高血压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心脏、血管、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中风和肾功能衰竭。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高压)应低于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低压)应低于80 mmHg。当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 mmHg,或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 mmHg时,即被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以下几类:
正常血压:收缩压 < 120>
正常高值:收缩压 120-139 mmHg 或舒张压 80-89 mmHg
1级高血压:收缩压 140-159 mmHg 或舒张压 90-99 mmHg
2级高血压:收缩压 ≥ 160 mmHg 或舒张压 ≥ 100 mmHg
高血压的成因复杂,通常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90%以上,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例如,饮食中盐分过多、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都可能引发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等。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找到并处理潜在的病因。
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被称为“无声杀手”。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等症状。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脑血管系统: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肾脏:长期高血压可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视网膜:高血压可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饮食:减少食盐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的摄取。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
保持体重: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减轻压力: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遏制剂和ARB类药物等。选择合适的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定期监测血压是高血压管理的关键环节。患者应养成良好的自我监测习惯,家中备有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数据。此外,定期复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评估也非常重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