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

发布时间:2012-12-21 熊进英

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小儿结脑能否治愈,关键在于能否尽早开始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多采用3HRZS或3HRZES/9HR化疗方案, 昏迷者尽早鼻饲。遵医嘱给予脱水、止疼、镇静剂、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年长的儿童多与其交流,特别是头疼时做好患儿安抚工作,如讲故事、听音乐、看电视等,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疼痛。

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患者年幼,咳嗽无力,分泌物粘稠或昏迷表现为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喉部痰鸣音,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痰液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床旁备吸痰器,必要时吸痰。

保障体液和营养供给。由于昏迷或摄入不足、发热、呕吐等。表现为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差,尿量减少、血压下降.体重减轻。密切观察患儿生命征,特别是血压、脉搏、囟门、末梢循环、神志状态、每天出入量、尿量等并做好记录。监测血清电解质,按医嘱补液,将患儿体温控制在38℃以下。增加口服补液及营养,昏迷者给鼻饲,4~6次/d或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血浆、白蛋白等营养物质。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发生。患儿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抽搐等,易使皮肤发红、破溃、甚至发生褥疮。保持床单衣被平整、干燥、洁净,昏迷者翻身1次/1~2h,温水擦浴受压部位2~3次/d, 抽搐时将包裹纱布的压舌板放于臼齿之间.防止咬伤。口腔护理2次/d。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昏迷、瘫痪、抽搐可引起患儿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功能退化,应向患儿家长反复讲解有关废用综合征的不良后果,以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协助和指导家属对患儿每天进行肢体被动运动3~4次, 意识恢复后鼓励患儿主动运动,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脸、穿衣、看书等,帮助患儿树立信心。

进行卫生知识宣教,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患儿及家长不能主动配合医疗护理,应给予讲解疾病及潜在并发脑疝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如耳鸣、听力下降、口唇及四肢发麻、肝功能损害如肝区疼痛、黄疸、厌食等;讲解腰穿的配合知识,术后平卧6~8h,暂禁食等注意事项。出院后仍服用抗结核药、皮质激素药的患儿,应按医嘱,不可随意停药,1个月复查脑脊液和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