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问答 文章

非骨化性纤维瘤诊断鉴别

非骨化性纤维瘤多发生于青少年,临床症状不明显,结合X线特点应考虑到本病,确定诊断需要病理检查,临床医师及放射科医生较难做出正确诊断。有作者将大量纤维性皮质骨缺损也列入本病,非骨化性纤维瘤和纤维性皮质骨缺损组织学表现相同,所以不少作者把二者视为一病,认为当纤维性皮质骨缺损病变由皮质扩展侵及髓腔引起髓腔破坏后就转为非骨化性纤维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预防方法

专家指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纤维组织肿瘤。这种肿瘤过去曾被认为是瘤样病损,即干骺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发病率不高,但在日常生活还应时刻预防此病的发生。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有规律的工作,生活是预防非骨化性纤维瘤发生的有效方法。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病因

根据肉眼观察,非骨化性纤维瘤边界清晰,偏位性,质坚实或有韧性,切面呈黄色或暗棕色,由含有类脂质的黄色和褐黄色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肿瘤组织中混有棕黄色区域,局部骨皮质变薄,肿胀,与正常骨有明显界限,周围有硬化骨质或纤维骨质包绕,邻近骨皮质完整,除非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由多个病灶组成,可成分叶状,一般无骨膜反应。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症状表现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骨肿瘤,由于障碍成骨,故命名冠以“非骨化性”。当骨骼发育趋于成熟时,可能自行消失。一般均为单发,偶有多发。本病好发于8~20岁青少年,其中以股骨远侧干骺端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为局部轻微疼痛和压痛,其次以病理骨折首诊者约占20%,第三种情况是因为检查其他病患而在X片上意外发现。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治疗原则 

非骨化性纤维瘤肿瘤呈棕色或暗红色,切面成结节状。干骺处纤维性骨皮质缺陷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所组成。肿瘤周围尚有硬化骨组织的薄壳...

哪些疾病容易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相混淆

非骨化性纤维瘤X线表现颇具特征性,呈偏心性、多囊状、皮质骨下骨质缺损,为圆形、卵圆形,轻度膨胀,边缘锐利,周围有一薄的硬化带,...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症状特点

非骨化性纤维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二性差异不显著,病灶以下肢长管状骨为多见,如胫骨、股骨和腓骨,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现,偶尔也可在...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主要症状

非骨化性纤维瘤发病率不高。本瘤占肿瘤总数的0.81%,占良性肿瘤的1.45%。男女之比为1.38:1。年龄多在11~20岁(29.6%)。多见于下肢,股...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症状特点

非骨化性纤维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二性差异不显著,病灶以下肢长管状骨为多见,如胫骨、股骨和腓骨,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现,偶尔也可在...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骨肿瘤,由于障碍成骨,故命名冠以“非骨化性”。当骨骼发育趋于成熟时,可能自行消失。一般均为单发,偶有多发。本病好发于8~20岁青少年,其中以股骨远侧干骺端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为局部轻微疼痛和压痛,其次以病理骨折首诊者约占20%,第三种情况是因为检查其他病患而在X片上意外发现。

上一页123下一页
免费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