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30克,桂枝10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先煎石膏、桂枝,取汁与粳米煮为粥。粥熟调入砂糖,稍煮即可,日分2次服。
湿痹这种疾病对与患者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治疗的问题也是让患者感到比较头疼的,患有湿痹的人会有一处麻痹或是四肢不便,还有些人会感觉半身都不能够活动,是一种由抽搐转变为疼痛乃至麻痹。其实治疗湿痹的时候患者朋友们可以试试偏方治疗,请大家来了解吧。
湿痹是一种中医科疾病,湿痹的发病多是因为风寒湿热导致换则会气血不畅,湿痹患者平时是比较痛苦的,表现为关节局部疼痛等,湿痹对患者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患者朋友们在生活中应该重视自己的护理,让疾病对自己的影响降低。
湿痹这种疾病是因为湿气袭人引发的疾病,患上湿痹的患者朋友们往往是比较痛苦的,除了积极的治疗朋友们还需要掌握饮食的三宜与三忌,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治疗湿痹,请大家来跟随文本进行了解吧。
木瓜15克,粳米100克,姜汁、蜂蜜各少许。木瓜研末与粳米煮作粥,临熟调入姜汁、蜂蜜,可任意服食。本方用治霍乱转筋,湿痹脚气等证。
狗骨,白酒各适量。将狗骨浸于酒内,15日后可服。本方益血脉、暖腰膝,适用于风湿痹证之腰腿疼。
临床上湿痹出现患者会感觉到关节疼痛,都需要药物的治疗,主要有西药和中成药两种,西药阿司匹林对湿痹有迅速而神奇的疗效,剂量每次0.9一1.2克,每日3次,饭后服。为了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可将药片咬碎后咽下。
湿痹是一种发生在人体关节、筋骨、肌肉等处的痹病。《内经》中将其称为着痹。《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名肌痹。湿痹患者的宜食与忌口:风湿热痹型属热症和湿症,饮食原则宜清热,化湿,活血。常用凉性去湿兼活血之食品。如莲藕,冬瓜,油菜,菠菜,茄子,丝瓜,胡萝卜,木瓜,葡萄,薏苡仁,绿豆,海带,草鱼,泥鳅,鲍鱼,甲鱼,等。
湿痹的鉴别诊断对病症的确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湿痹也称“着痹”。中医有这样的解释,湿为阴邪,性重浊而黏滞,气血流行受阻,都是湿邪偏胜之象。患部关节或筋骨肌肉,感到沉着明显,举动费力,自觉像提有重物,或有局部肿胀,或有麻痹不已。并且痿病肢体痹病久治不愈,肢体关节或因痛剧,或因届伸不利,肌肉废用而渐萎瘦,而与痿病相似。
运动是预防湿痹的良方,湿痹患者的抗寒力一般比较低,在冬天容易出现问题。由于其是因关节处受各种外因影响导致关节酸痛麻木的病症,适当的运动可有效预防病症出现。若每天坚持散步或使用走步机,都能有效地预防老年人湿痹的发病几率,并能提高肌肉的弹力,减少疼痛的发生。人在行走时,肌肉就像一个转动的泵,能把血液推送回心脏,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