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鲜阳教授谈心脏瓣膜常见疾病有哪些及症状

发布时间:2013-03-27 求医网

  记者:今天我们就三尖瓣下移畸形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朱鲜阳教授。朱教授,您好。感谢你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我想问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临床症状?


朱鲜阳教授

  朱鲜阳教授:由于瓣膜损害的程度和部位不同,病人表现亦不相同,最常见的损害部位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原来光滑、纤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瓣膜经过反复发炎后,瓣膜增厚、粘连、变形及腱索缩短变粗,造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本病以年轻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追问病史约有2/3病人患过典型的风湿病。

  (一)病因和发病

  病人一般先患有风湿病。目前认为风湿病是一种慢性而有复发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它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病变累及心脏称风湿性心脏炎,常遗留心脏瓣膜长期性损害,并随着风湿病的经常复发而进行性加重,产生血液动力改变,导致心衰,危及生命和健康。

  (二)病人表现

  由于瓣膜损害的程度和部位不同,病人表现亦不相同,最常见的损害部位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分述如下: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不畅,左主房内血液增多、压力增高,造成左心房肥厚与扩张,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也随时之增高,产生扩张和淤血,形成慢性肺脏阻性充血,体力活动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呈端坐呼吸或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加重,常伴有咯血,紫绀和肺水肿(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此时已成为左心房衰竭。病情持续发展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因负担加重而肥厚扩大,最后导致右心衰竭,引起体静脉郁血、肝脏肿大胀痛、皮下水肿和腹水等。

  心脏听诊可闻及舒张期杂音。X线检查左心房和右心室扩大。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左心房和右心室肥大等异常。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房血容量因血液返流而增多,左心房扩大与肥厚。左心房过多的血液在心室舒张时流回左心室的量也增多,引起左心室扩大与肥厚,并逐渐失去代偿机能,继而肺淤血、肺动脉压增高,使右心室肥厚扩张。若心脏代偿功能良好病人可无明显症状。若失去代偿能力,病人可有乏力、心悸、劳累后呼吸困难等左心衰表现。最后可出现水肿、腹胀等右心衰竭表现。

  心脏听诊可有明显的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左心房、左心室可扩大。心电图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致左心室血容量增多,产生代偿性扩张与肥厚。病变轻或代偿能强者可长时间无症状。病变明显者可有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和头部搏动感,少数人有心绞痛,重者可出现左心衰竭症状。

  测血压可见病人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口唇和指甲可见毛细血管搏动(轻压指甲,甲床下搏动更明显)。X线检查可见心脏向左下方扩大,呈靴型,亦称主动脉瓣型心脏。心电图检查正常或有异常。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时,因左心室排血受阻而产生代偿性肥厚与扩张,重度狭窄可造成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与脑供血不足。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因脑缺血而出现眩晕或昏厥,或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肥厚而致心绞痛,甚至突然死亡。晚期可有左心衰竭症状。

  心脏听诊主动脉瓣区可有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可有左心室肥厚与扩大。心电图可见异常改变。

  联合瓣膜病

  一个病人同时有两上或两上以上瓣膜病变者,叫联合瓣膜病。其病人表现基本是各个瓣病变的综合表现。
[page]心脏瓣膜常见疾病有哪些?[/page]
  记者:心脏瓣膜常见疾病有哪些?

  朱鲜阳教授:正常人的心脏共有四个主要的心瓣,分别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它们张开时让血液流过,关闭时则防止血液倒流,令血液正常地循环全身。

  心瓣毛病一般就是指心瓣的开合有问题,例如张开的幅度不够阔(即「心瓣狭窄」),又或者关闭时并不完全封闭了信道,仍留有空隙(即「心瓣关闭不全」)。

  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大类

  先天性的心瓣疾病就是病人出生时已发现的心瓣毛病,大多没有明显病因,例如有些病人的主动脉瓣只有两叶,较正常的少了一叶,结果那个主动脉瓣只能够张开一点,影响血液流通。

  后天性的心瓣疾病大致可分为感染、退化及其它疾病引发三类。

  ●细菌感染:

  细菌可能透过血液到达心脏内部及侵蚀心瓣,令心瓣的组织受损。有两类人较易受细菌感染,第一类是共享针筒的**者,第二类是心瓣本身已有小问题(如心瓣已经较厚甚至开始钙化)的病者。

  ●退化:

  随着年龄渐长,很多人的心瓣会出现退化的现象,在主动脉瓣最常见。亦有少部分病人患上一些遗传病,如马方氏症(Marfan''s Disease),令心瓣提早退化。

  ●其它疾病:

  其它疾病主要指风湿性心脏病。引起风湿性心脏病的链球菌(Streptococcus)会令病者的喉咙发炎,而小部分的患者会出现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身体会出现异常的抗体破坏心瓣组织,如造成二尖心瓣关闭不全或二尖心瓣狭窄。

  部分病人没有明显病征,其它的则因为血液循环不良而有以下的征状:

  1)体质较差,较易感到倦怠;

  2)肺部可能充血,令病者呼吸不畅顺;

  3)面部、手脚或其它部位肿胀;

  4)腹部肿胀,因为肝脏可能会胀大;

  5)感到心跳不规则,有时会忽然加快。

  诊断

  医生会先参考病人的病历及问明征状,然后听听病人的心脏有没有杂音。接着可能会建议病人接受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检查及心导管检查。

  心瓣的缺损不严重的,只需定期检查即可,不必服药或动手术。其它的要靠药物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年纪较大而不愿意动手术的病人,医生会视乎病情处方药物,如用利尿剂减轻水肿的情况,或者用药减少血液倒流,令心脏的负荷不会增加。

  ●手术

  手术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用人工心瓣替换有问题的部分。现时的人工心瓣由两类物料造成,分别是猪心瓣及金属心瓣。猪心瓣大约可用五至六年以上,也有些猪心瓣可以在十年内运作正常。而金属心瓣的寿命更长,不过移植了金属心瓣的病人需要服食「薄血药」,令血液不会凝固在金属心瓣上。

  第二种手术是心瓣修复手术。医生会视乎病人的情况「开刀」,矫正心瓣过窄或关闭不全的问题。

  第三种则是使用导管的手术。这类手术只需在病人的其中一处血管(如大腿)开一个小口,把导管由该处一直伸延到心脏内,通过导管用类似气球的仪器把狭窄的心瓣扩大。

  先天性的心瓣疾病难以预防,而预防后天的心瓣疾病则可以注重以下的事项:

  1)注重环境卫生,避免染上风湿性心脏病;

  2)假如知道本身的心瓣已有小问题,应该在脱牙或动其它手术时通知医生,减少细菌乘虚而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