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新华教授座谈面肌痉挛的误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3-03-28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光临求医健康访谈间,今天非常高兴请到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科万新华教授到我们的访谈间,与大家谈一谈面肌痉挛方面的问题。万教授。在这里我想问你的是嘴歪可能是什么病?

  万新华教授: 同是嘴歪 分清病因

  嘴歪眼斜的症状在生活中偶有见到,但相似的症状却可能是两种病。

  相似的症状可能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病因造成。一种是面瘫,是面部神经没有冲动了,肌肉呈瘫痪状态,比如夏季吹空调、冷风引起的突发性面神经炎,还有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中枢性神经损害引起的面瘫,常伴随对侧肢体瘫痪。

  一种是面肌痉挛,它和面瘫的发病机理正相反,是面部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形成痉挛状态。绝大多数是血管压迫造成。

  据介绍,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偏侧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抽动一般先从一侧眼睑开始,后逐渐加重,扩展至面部、口角,严重者可累及同侧颈部。该病发病率为10万分之一,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疏通神经通路

  如果面肌痉挛患者自己感觉对于生活影响不大,就不需治疗,但如果病情影响到局部功能,到了妨碍生活、工作的程度建议适时给予治疗,比如的哥赵先生,再不治疗可能就影响到工作甚至危及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了。

  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很多,可以吃药,但副作用很大。也可以打阻断,但复发率很高。神经干阻断治疗是将药物注射于面神经的面部分支周围,阻滞神经传导,但这种方法是以牺牲面神经功能为代价,效果也较差。

  面神经全程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单独可以彻底治疗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基于对面肌痉挛发病机理的透彻了解与手术技术的进步,目前几乎能够百分之百找到引起面肌痉挛的那根被压迫的血管,从而使压迫血管移位,实现面神经减压,打通神经通道,有效率可达95%以上。
[page]面肌痉挛的误区有哪些?[/page]
  主持人:面肌痉挛的误区有哪些?

  万新华教授:

  误区1:面肌痉挛不是病

  面肌痉挛除了被误以为是天冷造成的之外,还由于其发病人群集中在中年以后,不少患者也会误以为这是机体老化的一种反应,从而任其发展。临床上很多患者即使到了疾病的晚期仍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面肌痉挛,更不用说付诸治疗了。

  其实,面肌痉挛的症状较为典型,患者只要根据以下特征即可自行判断。

  1、以一侧眼睑开始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时间延长可扩展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伴有口角肌肉抽搐最为常见。

  2、抽搐反复发作,自己不能控制,多在精神紧张和与人交谈时加重。

  3、严重者会致使眼睛不能睁开,口角歪斜,无法正常地工作或学习。

  当然,面肌痉挛还需要与面瘫后遗症、特发性眼睑痉挛、习惯性面肌痉挛、手足徐动症以及舞蹈病等疾病相互鉴别开,因此,如果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获得准确的诊断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误区2:迷信偏方秘方

  眼下许多不实广告,虚假宣传铺天盖地,这也让不少患者误信了那些秘方偏方,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还会错失较好的治疗时机,甚至留下了严重后遗症。

  误区3:盲目选择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医中药、注射肉毒素、封闭、微血管减压等,许多患者也由此陷入了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的迷茫之中。

  其实,不同的方法治疗效果以及适应症也大相径庭,比如药物治疗可以暂时减轻抽搐的程度,但不能将抽搐治疗,因此药物治疗适应于疾病早期或者全身情况较差不能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注射肉毒素可以通过药物对神经的毒性作用来阻断神经传导,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需要反复注射;而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单独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其缺点是需要通过手术来实现治疗,但其优点是可以治疗面肌痉挛,并可能保留面神经的正常功能。

  因此建议患者应该先接受详细的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误区4:万不得已才做手术

  谈到手术,人们通常都会选择避退三舍,许多患者只有当症状严重到万不得已时,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导致病情一拖再拖,最后反而延误了治疗。"这种因噎废食的观点并不可取,当你充分了解面肌痉挛发生的原理和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后,如果手术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的话,就应当采用。"

  面肌痉挛包括原发性面肌痉挛和继发性面肌痉挛两种。其中,继发性面肌痉挛是指由于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血管畸形等颅内疾病引起的面肌抽搐,应该选择治疗那些原发疾病为主。而原发性面肌痉挛是指由于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结果,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检测出来,对于这类面肌痉挛只有将压迫血管移位才能实现面神经减压。

  就目前而言,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最有效方法,它是将所有压迫、粘连和接触面神经的血管分离、移位并妥善固定。使得原本被血管压迫而导致的面神经脱髓鞘有了自我修补和恢复的条件。据临床数据统计,约有9成患者在术后,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在3个月之内逐步缓解症状,直至消失;而对于少数手术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专家表示可以再次接受手术探查,因为再次手术治愈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微血管减压术可能会造成一过性面神经水肿,患者在术后早期(多数指30天之内)面神经功能会相对较弱,容易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或受凉后发生面神经炎,导致面神经瘫痪。因此,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应当注重保暖,避免受凉,并在术后一个月之内避免过度饮酒以及过度劳累,以防面神经炎的发生。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还应保持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在术后向医生了解自己发生面肌痉挛的原因,同时仔细观察症状缓解的情况,以便指导患者更好的恢复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