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8 求医网
关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享受美好新生活
记者:为什么矫形外科/骨科大手术后会易出现静脉血栓形成?
赵森:因为这些骨科大手术操作有时造成病人静脉壁损伤,术后早期卧床康复期间其静脉血流缓慢停滞,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骨科大手术在静脉血栓形成(VTE)危险分级中均处于高危或极高危组。
记者:静脉血栓栓塞包括哪些常见的临床类型?一旦形成,其后果如何?
赵森: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可以有腿肿、疼痛等临床症状,约50%-80%病人并没有任何症状,但可并发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而经常腿肿或出现静脉曲张,在少数病人则可并发肺栓塞(PE)而导致死亡,危害极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两种重要的临床类型。
记者:为什么说静脉造影检查是明确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金标准”?超声能代替静脉造影术吗?
赵森:目前静脉造影检查是确定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金标准”,如同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和拍摄X线片是诊断骨折的“金标准”一般, 可见其重要性。由于属于有创检查,其费用较高。加压超声成像检查不能代替静脉造影,只能作为筛选的手段,它对近端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较高,但对于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远端下肢静脉血栓却很难检出。如果出现肺栓塞,肺动脉造影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
记者:为了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康复时您自己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赵森:术后早期康复时,为了预防出现静脉血栓栓塞,您可以抬高做手术的腿,但不要在膝盖下方或小腿下单独垫硬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希望您能够尽早开始、经常进行脚和脚趾的主动活动,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促进静脉回流。根据您自己的病情,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但在临床试验中,抗栓药物的预防效果要优于非药物预防措施。
[page]目前药物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哪些?[/page]
记者:目前药物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赵森:一般于术前12小时或术后12-24小时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如果选择口服华法林,则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2.5,不能超过3.0,否则容易引起出血危险。药物预防治疗时间至少7-10天。专家不建议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其预防静脉血栓效果不好。
记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预防血栓形成的用药时间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有何不同?
赵森:临床研究表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凝血途径被持续激活,长达4周,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持续3个月。而延长预防血栓措施以后,可将该手术术后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60%以上。因此,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病人的血栓预防时限更长,应延长至28-35天。由于住院行骨科大手术的病人,往往于出院时停止预防血栓治疗,从而预防效果大打折扣,也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难题。
记者:在我国国内骨关节科以前为什么没有广泛开展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措施?
赵森:由于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以前不同。既往人们更多地关注手术环节,常将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的症状(如腿肿)当作一般的术后反应,认为其发生率低而未加以重视,同时对深静脉血栓栓塞和肺栓塞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另外,人们也担心应用抗栓药物不当,会引起出血等副作用。现在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以及医学和医药研发行业的发展进步,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预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