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9 求医网
郝燕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中华眼科学会白内障人工晶体学组委员、美国眼科学会会员、美国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学会会员。郝燕生在临床眼科学、眼科光学、激光学、眼手术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尤其在显微眼科手术、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眼外伤救治、复杂疑难眼病联合手术治疗、复合眼外伤、玻切、角膜移植联合手术等方面经验丰富。近年主要从事晶体病理、眼生理光学、人工晶体光学研究以及诊断光学、手术光学、激光手术、人工晶体等方面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曾有十余项科研成果获奖。
十月金秋。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人们为眼睛安排了两个世界性的节日:世界视觉日和国际盲人节,足见人类对视力的重视和爱惜。
但在我国,60%失去视力的人却是由于白内障而导致的。
换句话说,这些失去视力的人们原本不必永远生活在黑暗中!
“都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在读‘圣贤书’时,人的耳朵是休息的,眼睛却是在使用的。人对信息的获取85%以上都是靠眼睛。所以对我们来说,保护视力,积极防治白内障尤为重要。而且,我们更应该警惕白内障正在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郝燕生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国际盲人节
国际盲人节是世界性的盲人节日,又称“白手杖节”。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认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1989年9月18日国内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
“世界视觉日”的由来
“世界视觉日”是国际狮子会的全球盛事,在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的这一天举行大型活动,向人们普及眼保健知识,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
主持人:依目前现状引发白内障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说现代人的医疗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白内障,这种导致我国60%盲人的致盲性疾病,却正在不断年轻化。“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年轻人(40岁左右的人)就得了白内障,我们不能把它归结为老年性白内障,因为40岁的人还是年轻人。”
郝燕生教授:这主要是因为:
1.人的寿命在延长,白内障的总发病人数也在增加。
2.环境因素。比如大气环境、水质环境、营养环境、辐射因素等都可能使眼睛受到伤害,导致白内障的发病时间提前。
3.高度近视的增加。这也是导致白内障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白内障是一种致盲性眼病,在我国白内障盲患者多达500万人,逾总体眼病患者的一半。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白内障年轻化的趋势,尤其要引起警惕。但是,可怕的是,在它侵袭我们的身体之前,并没有一个“预警信号”。因为“白内障的发病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而不是瞬间的。虽然开始的时候,患者往往不需要做手术,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下降,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郝燕生教授解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少接触一些有害因素,达到无病早防的目的。
主持人:为什么会有过多的年轻人患有白内障疾病呢?
郝燕生教授:远离白内障的高危因素郝燕生教授说,年轻人的白内障多数是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所以医生表意地把它归结为外伤性或并发性白内障。具体原因有:
1.眼外伤:对年轻人来说,外伤导致的因素比较常见,例如工伤、交通意外、鞭炮、打架斗殴等是非常明显的几大类。这与国外三四十年代的情况比较接近。由于有了汽车,交通意外多了;进行大规模建设,所以外伤多了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白内障高发的因素,它不仅仅是伤到眼睛本身,对患者的工作、学业、心理的影响都不能忽视。
2.药物:某些药物能够加速白内障的发生。
3.辐射:长期处在一种低场强的环境下也会导致发生白内障,比如微波炉和手机;或者长期坐飞机(高空辐射很严重)都会导致眼睛提前“衰老”。
4.紫外线:紫外线也是导致白内障的高危因素。比如勘探测绘人员、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群等,因为长期接受强烈紫外线的照射都是白内障的高发人群。在青藏高原,日照时间比较长,这个地区的白内障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也提前。
5.全身性疾病:如炎症、肾病、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导致晶状体肿胀、变性,继而导致罹患白内障。
主持人:白内障有药可医吗?
郝燕生教授:时下,有很多广告声称可以用药物治疗白内障。但是,虽然药物治疗对延缓白内障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国际上仍未研制出一种完全有效的、被广大眼科医生认可的治疗白内障的药物。目前,白内障的较好治疗手段仍然是手术治疗。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切口小、术后愈合快,很值得推广。当然,它也有局限性,比如,术后眼睛的调节能力相对差一些,有可能会出现眼干、眩光、双眼不平衡的症状。但这些并不是放弃手术治疗的理由,因为随着视力的不断下降,有可能导致其他更多的不良后果。
主持人:健康人也要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既然一旦罹患白内障,其治疗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那么预防它的发生,就应该是最可行的方法。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郝燕生教授:一个人的衰老,不是只有眼睛在衰老。所以,全身的抗老化都很重要,老生常谈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全身都有好处。但是单纯对眼睛来讲,很难说多摄取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就能降低罹患白内障的几率或者使白内障发展缓慢。“但是我会告诉我的患者,多吃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全身都有好处。现代人营养很好,通常不会缺乏维生素。可是现在人们看书、看电脑的时间明显延长,疲劳用眼的情况也比较严重,维生素消耗得也多。所以应该适当地补充这些物质。”原来,眼睛也需要我们日日精心呵护,同样要先有春天的耕耘,才会有秋天的收获。
[page]眼镜对白内障患者能起到防护作用吗?[/page]
眼镜对白内障患者能起到防护作用吗?
主持人:眼镜对白内障患者能起到防护作用吗?
郝燕生教授:紫外线是白内障高发的直接相关因素,所以,配戴滤过紫外线的眼镜可以降低白内障的发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眼镜都能起到防护作用,因为有些眼镜可以抵挡紫外线,有些不能。通常情况下,普通的玻璃就能挡住紫外线,一部分树脂镜片经过特殊处理也可以阻挡。这些镜片透光率很高,滤过有害的紫外线,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配戴淡黄色(茶色)的眼镜可以把一部分有害的蓝光挡住,从而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深色的太阳镜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但是郝燕生教授说,虽然颜色越深的镜片遮光作用越强,但是并不是说颜色越深就就越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比如,蓝色的太阳镜把蓝光都透过了,这样就对眼睛没有起到防护作用,因为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最大,黄色(茶色)的镜片才能滤过蓝光,发挥保护作用。
郝燕生速写
如果医生也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那么无疑,郝燕生更是一位“豪放派”的大家。
在他还是住院医生的时候,就曾因和一位优秀的眼科教授“吵架”而被同事担忧:“你怎么能和教授吵架?”
他困惑:“吵架?没有啊。”
“那天,你和教授吵架的声音全楼道都能听见……”
他更惊奇了:“我们没吵架啊,我们那是在争论问题。”
所幸那位教授也是“豪放派”的,十分旷达,不但事后没有揪郝燕生的“小辫子”,反而对他另眼相看,时时关注。
被这样一位求真、宽容的教授所关注的青年医生,如今同样是一位开朗、豁达、自信的老师。
他算得上是白内障治疗方面的优秀专家(人送雅号国内白内障治疗的“一把刀”),对晶体病、对眼前段紊乱的修复颇有心得。可是对任何一个学生,他都倾囊以授,绝不“留一手”。不怕学生们“盖”过他吗?不怕。“他们在进步,我也在进步,所以现在还不能超过我;他们将来超过我了,不是更能说明我们这个团队出色吗?”所以,他严格防范他的学生变成“手术匠”。作为老师,他首先要求学生树立充足的自信,他相信没有自信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
他的团队出色,不仅因为他有优秀的队员,更因为他的“无我”,他的胸怀“大江”的远见。
他对待工作极其严格。时常见到他已经很优秀的部下被他“苛责”:我们这是一个团队,绝不能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微小疏忽而导致整个团队出现差错,“因为在手术台上,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都有可能妨碍另一个生命获得光明的权利,甚至可能导致他永远面对黑暗。”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精力旺盛,工作比别人多,任务比别人重,但却总能做到较好。他说:“是因为我每天比别人多半天的时间。”——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晚饭。为的是避免餐后的头脑混沌状态。他习惯于晚餐后小睡片刻,再工作到午夜,几十年如一日。他说,这样就把每天都分成了3个半天,无形中,就比别人多了许多时间。
他说:“什么是成功?成了这个委员、那个理事,就是成功了?不见得。其实,只要这件事别人没做,我做了,这就是成功。”
行走人间,凡成大事者定有其成功特质:自信,坚韧,豁达,胸怀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