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国内爱眼日专家黎海平谈情系白内障患者共享和谐新视界

发布时间:2013-04-10 求医网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如约来到求医网健康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虹宁。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为五官之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眼睛的重要性。今天是第十七个"国内爱眼日",我们邀请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眼科主任黎海平教授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来和我们谈谈有关眼睛保健、白内障等眼疾治疗方面的健康话题。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主持人: 黎主任,您好。欢迎作客我们的节目,首先请您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黎海平: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再次欢迎您的到来。 2009-2011年,卫生部和国内残联共同组织实施了\"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用3年的时间帮助109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有效减少了我国白内障导致的盲人数量。但是,目前白内障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致盲原因。我想请问黎教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白内障呢?有什么症状呢?

  黎海平: 白内障到目前为止确切的原因还不明了,有关研究证实和一些因素有关,比如说晶状体的蛋白变形,抗氧化功能的退化,还有中毒的炎症、紫外线过度照射、外伤肿瘤等,但是确切的因素到目前为止还不明了。主要的症状就是无痛性的视力缓慢下降。

  主持人: 相对而言,患白内障的一般是老年人,青年人得白内障的几率比较小,这是为什么呢?

  黎海平: 小孩和青年人得白内障的几率比较小,一是老年人的激素比较大。据报道,我们国家有1.5亿的老年人,白内障的发生率又比较高,60岁以上大概都有50—60%以上,总量是很大的。小孩和青年人一是激素比较少,他们得白内障的几率也小一点,主要是先天性白内障,这个几率比较大。还有就是外伤,小孩玩一些东西容易受伤,青年人也是,在野外工作比较多,容易得外伤,还有一些是炎症。

  主持人: 现在有很多网友说,年轻的时候是近视,到老了就容易得白内障,这个有科学依据吗?

  黎海平: 我个人认为这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因为白内障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太确切,也没有这方面的报道证明近视眼与白内障有密切的关系。

  主持人: 现在也有网友说上班都要用电脑,电脑的辐射是很厉害的,那么经常接触电脑是不是也容易得白内障?

  黎海平: 我个人认为是的。因为电脑和一些电器都会有辐射,长时间接触你受的辐射肯定也多,这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然它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可能不是一年、两年就能体现出来,不过长年累月的长时间用,应该会比不用的人早一点得白内障。

  主持人: 现在很多网友对白内障的认识上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他们认为说看不见了才能做手术,或者是80多岁的老人年龄太大了,也没有必要做手术,有些人认为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也不能做手术,是这样的吗?

  黎海平: 这三个问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看不见了才手术,因为白内障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比如说你的视力已经降得很低了,低过0.2、0.1,你要等到看不见,这个发展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以年来计算,也可能是一年、两年、三年后才看不见。0.1的视力已经很高了,你再熬到看不见才手术,这一年、两年、三年你的生活质量就会非常低,而且你看不清楚东西,你下楼梯、在家走路踢到凳子,摔断腿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没有必要等到看不见才手术。那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理论,因为当时的技术不太好,可能你有0.2的视力,做了手术还不到0.2,那么患者肯定不高兴了,现在我们的技术很先进了,做超声理化第二天就可以恢复了,所以没必要熬到看不见才做手术,没有必要熬那个时间。80岁的老年人年纪太大没必要手术,这个我认为也不对,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我们的老年人都非常长寿,80岁甚至90岁的很多病人都是自己来看病的,身体非常棒,80岁可能可以活到100岁,这二十年在黑暗中摸索是不必要的,因为他的身体还很好。因为现在手术的切口是非常小的,大概 3毫米,没什么损伤,手术也非常快,十几二十分钟就结束了,甚至表面的麻药滴两滴就可以做完了,我们最高做了105岁的,90多岁经常做,术后恢复非常好。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只要病情控制了都可以做,只要原理还是好的都可以做,做完了都能够恢复还是值得做的。

  主持人: 那么白内障手术术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比如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吗?

  黎海平: 需要。一个是全身病的控制,如果糖尿病、高血压正在发作期,比如血糖十点多,这个时候去做一方面容易感染,另一方面手术的切口不容易恢复,所以全身病还是要控制。把血压、血糖都控制好了是可以来做的。还有一些眼部局部的炎症也要控制好,比如说正好得了红眼病、砂眼的发作期、内囊炎,因为我们的眼睛跟附近的内囊关系非常大,切口切开了,泪囊有脓,所以要控制好。手术准备肯定要找眼科医生来判断了,准备主要是医生的问题了。

  主持人: 那么前面咱们说到糖尿病,糖尿病同样也可以做白内障手术,因为糖尿病患在老年人当中可以说是一个常见的疾病,那么对于这样的人,咱们是怎么样来给他们做白内障的手术?

  黎海平: 首先是要控制好血糖,到我们眼科来看看糖尿病对视网膜的影响是第几期,糖尿病对视网膜的影响分六期,前面一二三期对视力的影响还不大,如果你患了白内障还是可以做的,如果进入了第六期有视网膜脱离就没必要做了,前面做得再好,视网膜不好了,效果也是不好的。所以得了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来先咨询我们的医生,医生帮你确诊你眼底视网膜到了第几期,值得不值得做手术。

  主持人: 我们知道白内障手术后还需要配戴眼睛,有些网友说做了手术可以很清楚看到东西,那为什么还要配戴眼镜呢?

  黎海平: 主要是我们现在植入人工晶体都是单焦的,只有一个焦点,我们要保证你看远的时候是最多的,我们只能保证你看远的时候视力是较好的,看近的没有焦点,只有一个焦点就不清楚了。很多人做完手术,想看近的东西还是需要再配一个眼镜。现在已经有多焦的人工晶体,植进去后有相应的焦点都能够看清楚,但是这个晶体比较昂贵,大概7、8 千,不是很必要。如果做完手术配一副眼镜就行了,一些老人家百来块钱就可以了,除非是年轻人需要开车的可以考虑植入多焦的,就不需要再配眼镜。

  主持人: 前面我们说到儿童患有白内障的几率比较小,但是也有可能会患,假如儿童发生了白内障,他该怎么办?

  黎海平: 得了白内障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已经影响视力了,我个人认为还是越早做越好。因为刚刚讲到你看不清东西会造成行觉剥夺性的弱视,人体的细胞发育不好,长大了之后再做,视力是上不来的,所以越早做越好。现在手术的时机,小孩的白内障手术时机还存在一定的争论,但是我个人认为越早做越好。

[page]白内障患者怎么样来判定手术的效果[/page]

  主持人: 大部分的白内障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但是作为他们来说,怎么样来判定手术的效果?

  黎海平: 主要是能达到你个人的要求,并不是说视力越高就越好,有些人需要看中距离、看近距离多一点,那我们就斟酌,在植入人工晶体的时候,根据职业和习惯来植入人工集体晶体的度数,有些视力不太好,只能保证看书、中距离看,但是不清楚,达不到他的要求也不算真正的成功,所以还是根据患者的职业和个人的要求来植入晶体,并不能用视力的好坏来判断。当然术后没有疼痛,还有晶体的位置是衡量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主持人: 除了您说的那些,还有哪些因素是决定这个手术真的能够成功?

  黎海平: 首先是做完手术恢复比较快,一般做完手术第二天打开纱布就可以看清东西了,而且病人没有疼痛,术后没有并发症,并发性青光眼都没有,一打开眼睛,整个角膜都是很清亮的,瞳孔是居中的,而且整体是很清亮的,这些都是成功的。

  主持人: 有些网友说几年前已经做了白内障手术,但是手术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眼睛又复发了,有必要再做一次吗?

  黎海平: 这种叫做后发症,手术的时候需要植入人工晶体,我们需要留住晶状体的后囊,要它托住晶体,没有它托住晶体是不稳的,这层膜跟晶体紧贴在一起,久而久之受到晶体的刺激会变浑浊。这没有必要再做手术,我们在门诊打一个激光,把这层膜打一个洞,光能够透进去视力就恢复了。

  主持人: 前面介绍了您是眼睛方面的保健专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我们的眼睛,尽量避免得白内障,或者是晚得白内障?

  黎海平: 首先用眼不要太过度,怎么来衡量度呢?比如你今天用眼,第二天眼睛不觉得疲劳,那就为宜,因为不能够以时间来衡量,有些人年轻、有些人年老,时间对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视力好,看两三个钟头也没事,有些看半个钟头就累,以第二天眼睛不疲劳为宜。避免长时间的日晒,西藏、北海等地方的人得白内障的几率比较高,这说明跟紫外线的照射是有关的。还有玩电脑的时间也不能太长。现在南宁的日照时间比较长,尤其是夏天,大家出门要配戴一副能够防紫外线的眼镜建议是到一些医院的眼光配镜室和资质比较高的眼镜店去配,不要随便在路边买几块钱的戴,戴了以后不防紫外线,戴这个墨镜危害会更加大。因为这个墨镜戴到我们的眼睛,瞳孔会扩大,扩大了不防紫外线,那么它穿透晶片进入眼睛,长时间的照射会提早得白内障。所以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配戴能够防辐射的眼镜。

  还有中医中药方面,可以多泡一些菊花茶、枸杞子,也可以能够达到清肝明目的作用。还可以口服一些地黄丸、具明片(音译)、决明子都可以预防白内障,使白内障晚一点发生,或者是发生了进入成熟期。我们医院也有一些特殊的外植法,像按摩一些眼部的穴位都能够起到预防白内障或者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主持人: 谢谢,今天非常感谢黎主任跟我们介绍了众多白内障治疗和眼睛保健方面的常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访谈到这儿结束了,再次感谢黎主任作客我们的节目,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黎海平: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