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筱嫔解答关于甲状腺肿大疾病的内容

发布时间:2013-04-12 求医网

  主持人:青春期甲状腺肿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韩筱嫔:如果孩子失眠、多汗、脖子肿大我们就要特别注意了,这可能是青春期甲状腺肿大。

  孩子到了青春期,新陈代谢特别旺盛,甲状腺素的消耗增多,碘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有些青少年即使没有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发生一时性的碘供应不足,出现甲状腺轻度肿大,表现为颈部变粗,颈部有胀满感。甲状腺为均匀性弥漫性肿大,较柔软,按压时无痛感。做甲状腺功能试验都正常。

  青春期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补充碘剂。一般可服碘溶液,连服一个月,直至腺肿消退为止。腺肿较明显的,可口服干甲状腺片,每日60-120毫克,经半年左右可使腺肿明显缩小或消失。无论是为了治疗还是预防,多吃含碘多的食物是很有益处的,这类食物有海带、紫菜、海虾等。

  主持人:怎么鉴别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韩筱嫔: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大的方法为:

  (一)诊断: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要点为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居住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甲抉腺肿大赶过本人拇指末节,或有小于拇指末节的结节能除外甲亢、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等其他甲状腺疾病,即可确定诊断。尿碘低于50微克/24小时,甲状腺吸131碘率。

  散发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甲状腺吸131碘率正常。其好发年龄在青春期、妊娠、喃乳期、绝经期。

  (二)鉴别诊断

  腺体肿大并不一定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疾病是多种多样的,而具常常混杂在一起,所以要想对地方性甲状腺肿作出准确的诊断,还必须熟悉其他甲状腺肿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作为辅助诊断。

  [page]怎么护理甲状腺肿大疾病患者呢?[/page]

  怎么护理甲状腺肿大疾病患者呢?

  主持人:怎么护理甲状腺肿大疾病患者呢?

  韩筱嫔:甲状腺结节的生活护理:

  1、适当休息与活动:临床症状显著时应及时卧床休息为主,尤其是食后1到2个小时应限制活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时在注意休息的同时适当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切忌过度劳累;无临床症状,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可以不限制活动。

  2、情志护理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状态与机体的脏腑气血密切相关,人的情志活动与心藏神的功能密切相关,凡是精神饱满.心胸开朗的病人,疗效一般较好,相反则较差。因此,在护理上要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思想状态,引导病人放下思想疑

  3、饮食护理:(l)给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若供应充足,可使蛋白质发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给予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利无机盐能够调节生理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应给予充足的钙和铁,以防缺乏。(2)适当增加动物内脏,新鲜绿叶蔬菜,或补充维生素制剂。(3)适当控制纤维素多的食物。甲亢病人常有腹泻现象,如过多供给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会加重腹泻。

  主持人:甲状腺肿大疾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韩筱嫔:不同原因甲状腺肿大不同症状:

  1、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由于甲状腺激素的轻度合成障碍所致;甲状腺的激素合成不同会影响甲状腺肿大的症状的不同,多结性甲状腺肿大还会因为呼吸道阻塞而有吞咽困难的症状,从而也会影响呼吸的困难。

  2、系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由于某些酶的缺陷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包括转运至甲状腺、甲状腺内碘的有机化、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甲状腺球电蛋白的水解、碘化酪氨酸的脱碘等,使甲状腺激素的形成发生障碍,所以会有这样的症状的出现。

  3、生理性代偿性甲状腺肿;这种状况尤为女性多见,特别是妊娠期的甲状腺肿大,青春期会分泌很多的激素导致甲状腺受到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生理需要,因之甲状腺呈代偿性肿大。

  4、缺碘的原因;机体不能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因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些地区由于摄入碘过多,也可引起甲状腺囊肿,可能由于碘过多可可遏制甲状腺有机碘形成,因而甲状腺激素合成发生障碍,所以说碘的摄入量要注意数量。

  专家介绍:韩筱嫔,研究生导师,教授,副主任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后进入沈阳国内医科大学进修内分泌专业,得到国内多位着名内分泌学科带头人的言传身教,并获得白求恩内分泌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病的临床研究及治疗工作30余年,尤其是对于甲亢、甲减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医疗工作以来,撰写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8篇,参编专业着作9部,获科研成果奖励7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4项。曾于1996年至1998年期间受马来西亚国家元首邀请赴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央医院内分泌科工作两年,后又于2003至2005年期间受邀赴新西兰阿斯科特医院从事甲状腺疾病诊疗工作两年,为当地众多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原卫生部长的亲自接见,荣膺“国内援外奉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