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23 求医网
主持人:得了咽喉炎该怎么办?
王春梅:咽炎的病因多是上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病理表现以黏膜慢性充血,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淋巴组织增生肿大,黏膜分泌物增多为主。应用复方鱼腥草液雾化吸入治疗咽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
复方鱼腥草液由鱼腥草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α糜蛋白酶3种药物组成。其中鱼腥草注射液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遏制咳嗽,除此之外还能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增强机体免疫力;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类激素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α糜蛋白酶具有分解蛋白及凝固乳液的作用,能促进炎症消退,消化局部坏死组织,使上呼吸道脓痰液化,促进痰液排出。3种药物合用,能使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镇咳、化痰的作用增强,再加上超声雾化吸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表面,从而快速起到治疗效果,并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雾化吸入复方鱼腥草液治疗咽炎,能使患者咽喉疼痛、灼热、发痒、干燥、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症状迅速好转,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主持人:如何预防咽炎疾病的发生?
王春梅:预防咽炎疾病的方法有:
(1)及早防治喉炎,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2)治疗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病牙。
(3)平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物,戒除烟酒。
(4)勿饮烈性洒和吸烟,饮食时避免辛辣,酸等强烈调味品。
(5)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结合生产设备的改造,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
(6)适当控制用声。用声不当,用声过度,长期持续演讲和演唱对咽喉炎治疗不利。
(7)如何预防慢性喉炎还包括室内湿度过低时,冬季烤火要放水壶湿化空气。生活要有规律,以防劳累耗伤气阴,引起虚火上炎。
(8)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保持每天通便,清晨用淡盐水漱口或少量饮用(高血压,肾病者勿饮盐开水)。
(9)加强教育,在急性期应及时选用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勿使转为慢性。在慢性期抗菌药物一般是不需要的,不要听到“炎”字就一定要用抗菌素。
(10)老师、文艺工作者、售票员要注意正确的发音方法,演出前禁烟和冷饮。感冒和声哑时尤须注意,要静息少言。在青春变声期、妇女月经期和怀孕期,特别要防止用声过度。
[page]治疗咽炎疾病需要注意什么?[/page]
治疗咽炎疾病需要注意什么?
主持人:治疗咽炎疾病需要注意什么?
王春梅:咽炎是一种受生活习惯影响很大的疾病。在临床上一些药物尤其是西药,在治疗慢性咽炎时,往往只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治疗慢性咽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一般说来,它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治疗可以减轻和缓解症状,要想从根本上治疗此病,关键还是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
(1)生活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压力大,因此,经常处于疲劳、精神紧张的状态,往往缺乏足够的睡眠,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日常生活无规律。作为慢性咽炎患者要尽量做到:起居要有规律,不要经常熬夜,因为经常熬夜会使人缺乏足够的休息,使身体处于疲劳、紧张的状态,打破原有的生活规律,这些因素都会破坏体内的正常调节机制,使内分泌系统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肠胃的消化功能降低,身体抗病能力减弱,易受外界致病因素侵犯,使原有的咽部炎症迁延不愈,病情加重。因此,每天必须保持充足的睡眠,随时保持口腔的清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平时多饮水,特别是在熬夜的时候。一些口腔内的炎症如牙周炎、龋齿等要及时治疗,以免细菌在口腔内滋生。冬天或者冷暖交替的季节,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以免诱发或加重慢性咽炎。
(2)饮食习惯
要坚决摒弃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不能保证时间和质量,或暴饮暴食,或长时间饥饿。少食或不食刺激性食物、少食油炸、烧烤、腌制类食物、少吃过热过冷的食物、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因为这些都可造成咽部黏膜处于充血状态,加重咽部不适症状。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如梨、苹果、西瓜、白菜、苦瓜等清热、利咽、消渴食物。
主持人:为什么儿童咽炎患者占有大多数群体?
王春梅: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不耐风寒,很容易遭受外邪侵袭,也就是说小儿因自身免疫不成熟,使驻扎在鼻咽部的细菌经常在小朋友体弱时出来捣蛋,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我们知道,人在7~8岁以前,鼻咽部顶部有一团外形如剥了皮的橘子样淋巴组织,表面毛糙,有许多纵行的沟沟坎坎,常隐藏着细菌,该淋巴组织称为咽扁桃体或腺样体。当鼻腔出现炎症时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腺样体,使腺样体增生肥大,堵塞后鼻孔,造成鼻腔阻塞,而鼻呼吸对外界空气具有加温、加湿及清洁作用,鼻呼吸对保护鼻以下呼吸道免遭损坏极为重要。
当鼻腔阻塞时,只能改用口呼吸,此时,家长会发现小朋友夜间打鼾、张开呼吸。久而久之,张口呼吸会使咽腔异常干燥,咽的内环境受到破坏,咽易受外界风寒侵袭出现咽喉炎。由于小朋友年龄小,在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时,因不能正确表达而未能引起家长重视,以致延误病情。
有的小朋友因害怕吃药打针,明知不适也不肯向家长说明:还有的家长因盲目担心药物的毒副作用,在急性咽炎还未痊愈时,擅自作主停药。这些都会使小朋友的急性咽炎转为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