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26 求医网
专家介绍:曹克将,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师
1985年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1年获德国Gottingen大学心血管博士学位,在德留学8年多期间,先后学习掌握了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和冠心病的介入诊治技术。自1995回国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任科主任以来创建了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江苏省心脏介入中心,带领全科医生积极开展各项介入治疗技术,几年来共完成射频导管消融3500余例,进入国内前列。
主持人:怎么鉴别诊断肥厚型心肌病?
曹克将:鉴别诊断心肌病的方法是:
(一)心室间隔缺损 收缩期杂音部位相近,但为全收缩期,心尖区多无杂音,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可以区别。
(二)主动脉瓣狭窄 症状和杂音性质相似,但杂音部位较高,并常有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音,第二音减弱,还可能有舒张早期杂音。X线示升主动脉扩张。生理动作或药物作用对杂音影响不大。左心导管检查显示收缩期压力差存在于主动脉瓣前后。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病变部位。
(三)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杂音相似,但多为全收缩期,血管收缩药或下蹲使杂音加强,常伴有心房颤动,左心房较大,超声心动图不显示室间隔缺损。
(四)冠心病 心绞痛、心电图上ST-T改变与异常Q波为二者共有,但冠心病无特征性杂音,主动脉多增宽或有钙化,高血压及高血脂多;超声心动图上室间隔不增厚,但可能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page]肥厚性心肌病可以置入ICD吗?[/page]
肥厚性心肌病可以置入ICD吗?
主持人:肥厚性心肌病可以置入ICD吗?
曹克将:肥厚性心肌病可以植入ICD。ICD的作用在于及时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了一种可治疗室速、室颤的有效抗心律失常装置。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易发生晕厥和猝死,原因较多,最常见的为心电活动不稳定所引起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故而植入ICD,及时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猝死发生率。
目前,ICD在临床上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可用于肥厚性心肌病猝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植入ICD术后无需服用排异药物,只需加强药物治疗,减少ICD放电治疗次数,还可以改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症状。患者植入ICD后可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但应长期心内科随访,以观察病情变化。
[page]哪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易发生猝死?[/page]
哪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易发生猝死
主持人:哪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易发生猝死?
曹克将:临床发现,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猝死风险不完全相同。猝死可能更易发生在年长儿和青年人(肥厚性心肌病是引起运动员猝死的首要病因)身上,10岁以内发生很少见。约60%的猝死发生在静止期。以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易发生猝死,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
1.年龄较轻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
2.出现明显左室肥厚。
3.有猝死家族史。
4.有室速发作,并且有意识障碍者。
5.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
6.有心肌局部缺血表现。伴室速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率为8%,不伴室速者则为1%。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要预防猝死发生,可以考虑置入自动除颤起搏器。对患者个体而言,全面评价主次要危险因素和同时存在的情况有助于决定患者是否具有置入自动除颤起搏器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