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荣发主任介绍鳃裂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发布时间:2013-05-23 求医网

  主持人:鳃裂囊肿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治疗?下面让我们听听301医院口腔科专家步荣发主任的介绍。

  主持人:鳃裂囊肿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步荣发

  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本病属先天性疾病,显著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认为男女发病率相当,左右侧无差别。从出生至85 岁均有报道,以30岁左右多见。鳃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瘘管多在婴儿期被发现, 而囊肿则容易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生。

  疾病症状

  鳃裂瘘一般发现早, 症状典型, 多为颈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细小瘘口,挤压时可有少许白色分泌物, 也可触及条索状物向深部走行。

  鳃裂囊肿生长缓慢。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偶然发现颈部或腮腺区无痛性包块, 逐渐增大或时大时小。鳃裂囊肿上皮可癌变。

  有些患者可以表现为颈部或咽部常有间歇性肿痛或胀痛,尤其是吞咽时更为明显,发病前多有上感病史。在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炎症时因囊肿壁富含淋巴组而肿胀加重伴发疼痛, 肿块迅速增大, 甚至破溃。一些患者述颈部有压迫感,咽部牵拉感等。偶可发生低热,声音嘶哑。

  检查时无感染者表面光滑, 质软, 多有囊性感;有感染者,深部粘连处不能移动, 穿刺可抽出囊液。也可出现吞咽困难, 进食时有异味及咽侧胀满感等症状。

  一般可以根据发病的部位大致进行囊肿来源的判断。第一鳃裂囊肿(瘘)外瘘口多位于下颌角后下方至舌骨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内瘘口多位于外耳道软骨、骨性部分、耳屏及乳突等处,瘘管与面神经关系密切,囊肿可位于瘘管的任何部位。感染时除了上述的肿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因感染波及面神经主干或分支,从而出现面瘫。第二鳃裂囊肿(瘘)外瘘口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下1/3处,内瘘口位于腭扁桃体或扁桃体窝内,瘘管与颈动脉鞘关系密切,囊肿多位于胸锁

  乳突肌前缘中1/3处。第三鳃裂囊肿(瘘)外瘘口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下端,而内瘘口位于梨状窝。第四鳃裂囊肿(瘘)在理论上存在,

  其外瘘口与第二、三囊肿(瘘)相同,内口则在食管上段,更是罕见。
[page]鳃裂囊肿的手术治疗是什么?[/page]

  主持人:鳃裂囊肿的手术治疗是什么?

  步荣发

  非手术治疗

  采用一些腐蚀性药物如高浓度的三氯醋酸、碘酒等烧灼瘘管或电灼,也可注射硬化剂试图使得瘘管或囊肿封闭,一般认为此方法效果不稳定,不能治疗,且甚容易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临床较少应用。

  手术治疗

  目前认为,完整切除囊肿及瘘管是单独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可暂观察。若反复感染者,应感染控制后建议于下次感染发作前或瘢痕形成之前进行;切口的选择应尽量利于全部病变的切除。孤立性囊肿完整切除不困难, 但勿使囊肿破裂, 如破裂须彻底切除囊壁,并一并切除其周围的筋膜等结缔组织, 同时应充分冲洗创面, 以免有脱落的上皮残余。瘘管或囊肿合并瘘管的切除较难。关键在于彻底切除囊壁包括内外瘘口在内的全部上皮组织。

  麻醉应视患者年龄及难易度和分型酌定。如为成人孤立性囊肿可局麻, 而年幼或瘘管或术后复发者, 应在全麻下施术, 以减少患者痛苦, 便于术中从容操作。

  术前行瘘管碘油造影或美蓝着色有助于术中识别。但也有人不主张术前注入染色剂, 因为瘘管不能全程染色, 且极易外漏致术野不清晰, 组织结构不易辨认。

  手术应取正确体位与适当切口, 以便充分暴露术野。术中需细致解剖, 保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如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迷走神经等。

  第一鳃裂囊肿发生部位在胸锁乳突肌前缘, 外耳道至舌骨平面的范围内,途径腮腺筋膜或腮腺实质,通过面神经总干浅面或深面, 面神经是由第二鳃弓在胚胎期发育而形成,由颈部向上覆盖第一鳃弓区域,故第一鳃裂囊肿与面神经关系密切,在手术时必须解剖面神经以免损伤。可采用耳后切口或S型切口,便于显露外耳道后下壁, 辨认并保护面神经主干,从而将囊肿与瘘管组织仔细分离;如瘘管穿越耳廓或外耳道软骨,须切除部分软骨以免残余复发;对于反复感染、粘连重者,建议使用手术显微镜,解剖面神经,必要可行腮腺部分切除术。

  第二鳃裂囊肿与颈鞘关系密切。颈内静脉往往紧贴囊肿壁, 故手术时应尽量采用钝性分离以防静脉壁破裂;行第三、四鳃裂囊肿及瘘管切除术,手术医生要特别熟悉颈部的解剖,术中须注意颈部血管及神经的保护;对起源于第四鳃弓的病变,需切除甲状软骨后部以暴露梨状窝。

  如囊肿体积较大、张力高不易分离, 术中可先抽出部分囊液,减少张力。但是( 1)应在囊肿上极抽吸; ( 2) 囊液不可全部抽净,保持囊肿一定的张力,以便剥离;( 3) 穿刺后结扎针眼处的囊壁, 以免囊液继续漏出及裂口扩大。

  如果囊肿有内瘘口,寻找内瘘口,其处理时预防复发的关键内瘘口的处理可采用高位( 尽量靠近咽侧壁) 结扎切断,并予以采用缝扎,并使残端内壁朝向咽腔, 以减少复发。也有人主张将瘘管经口内拉出切除缝合,但操作困难复杂,且不降低复发率。

  针对复发病例手术, 一般采用扩大切除,以避免再次复发。对于复发者,也有人建议采用功能性颈廓清手术以彻底切除。

  主持人:感谢步主任的讲解,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