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陈贤楠介绍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3-06-04 求医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患者常在生后1周尤其头3天内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或嗜睡、吐奶、尖叫、抽搐等症状。轻症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危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可遗留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和脑性瘫痪。 围产期缺氧主要发生在宫内,约80 ̄90%发生在产前或产时,10%发生在产后。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于胎儿宫内缺氧、胎盘功能异常、脐带脱垂、受压及绕颈;异常分娩如急产、滞产、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如早产、过期产及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有严重肺部感染也可致此病。那么,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听听专家是如何介绍的。


缺血缺氧性脑病饮食护理

  主持人:本期做客健康访谈栏目的嘉宾是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医院专家陈贤楠。

  主持人: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护理?

  王仲易:1、要加强呼吸道管理: 严重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易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因而患儿入院后 首先根据窒息情况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如出现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要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氧气吸入,在吸氧过程中要注意氧流量、流速和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

  2、要注意保暖: 患儿入院时体温多不升,故应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使患儿肛温维持在36.5—37℃,对于采用热水袋保暖的患儿应注意防止烫伤,对于置于暖箱中的患儿一定要注意箱内温湿度,避免患儿出现胃出血、机体脱水及皮肤干燥。

  3、采用正确卧位,对疑有颅内出血的患儿卧位应注意置患儿头高位,防止出血加重可将头肩部抬高15—30度,不要随意搬动头部。

  4、缺血缺氧性脑病除了进行良好的护理外,还应该配合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目前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还有细胞渗透修复疗法。细胞渗透修复疗法应用于临床,通过自我复制分化可以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细胞,肌细胞,神经元及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必须恢复神经元细胞才能治愈,所以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是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疾病的优选。

[page]缺氧缺血性脑病在饮食上该注意哪些?[/page]

  主持人:缺氧缺血性脑病在饮食上该注意哪些?

  王仲易: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饮食护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切忌饱食:进食后,消化道血管扩张,周身血液集中在胃肠道,以致脑部缺血缺氧。大脑供氧不足,会加速脑细胞的衰老。因此,应当防止三餐过饱,以利于保护大脑。

  2、不要节食:贪吃会加速大脑早衰,但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少越好。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蛋白质、核酸、磷脂和卵磷脂的缺乏会使脑细胞数减少,脑体积变小,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发育差,造成智力发育迟缓。厌食者能量摄入不足,会表现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和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3、不要素食:有的人荤食不沾口,导致脂肪摄入减少。占脑细胞成份60%的不饱和脂肪酸需经食物补充,人体不能合成。特别是鱼类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甘磷六烯酸,是人脑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它关系到脑细胞的生长与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鱼贝类富含的牛磺酸,对脑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因此,饮食应荤素兼顾。

  4、少吃炸食:这类食品在加工、烹调中,经受高温而焦化,不仅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物活性作用,而且还会转化成致病突变物质。油炸食品在制作时,常加入一定量的明矾。明矾中过多的铝进入体内,能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使脑细胞发生退化性病变,故应不食或少食。

  5、适量吃甜食:适量吃些甜类食品有助于大脑发育,但过食则弊多利少。糖属于酸性食物,它在体内代谢形成酸根,能导致体液酸化,形成不利健康的酸性体质,引起脑功能下降,表现为烦躁、精神不振、睡眠不安、反应迟钝。

  主持人:以上就是优秀专家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更多专家视角: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国强介绍面肌痉挛病因及症状

  专家马振宇详解脑胶质瘤由哪些病因引起的

  神经外科医学博士黄传平介绍脑胶质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神经科专家卜渊解析脑中风情绪障碍的处理

  专家段学忠访谈:可降低中风发病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