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峰医师介绍下肢静脉曲张的基本常识

发布时间:2013-06-07 求医网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医。临床研究表明,静脉曲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此外,下肢静脉曲张属于血管外科诊疗范围。那么,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基本常识你了解多少,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


冉峰医师介绍下肢静脉曲张的基本常识

  主持人:做客本期求医网健康访谈栏目的嘉宾是: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冉峰。

  主持人: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是什么?

  冉峰: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其次是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内的静脉增加充血。妊娠期易发生静脉曲张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妊娠期四肢浅静脉的张力降低,使其易于扩张,这种情况在产后可恢复。

  主持人:下肢静脉曲张有什么症状?

  冉峰: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晚上重,早上轻皮肤有色素沉着,颜色发暗 皮肤有脱屑.瘙痒。足踝有水肿;

  3.有腹水.肝脾肿大。呕血.黑便。双下肢广泛水肿患肢疼痛,运动时加剧,有时静止时疼痛,夜间加重

  4.肢体有异样的感觉,肢体发冷,肢体潮热,患肢变细,变粗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5.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6.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止;

  7.坏疽和溃疡产生。

[page]下肢静脉曲张有什么分类?[/page]

  主持人:下肢静脉曲张有什么分类?

  冉峰:下肢静脉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在下肢发生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及其分支。临床所见主要是单独侵犯一条浅静脉,沿着肢体的浅静脉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灼热,常可摸到硬结节或硬性索状物,有明显压痛,有时伴有患肢肿胀。 当前静脉周围出现大片症状炎症反应时,则为静脉炎及其周围炎,是明显的湿热蕴结。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患处炎症吸收消退后,局部皮肤留着色素撑着和有无痛性硬性索状物;有时,这种血栓静脉纤维性变化,往往遗留微痛感觉,需要1~3个月之后才能消失。

  大隐静脉系统

  大隐静脉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开始直向上行,经内踝前方沿胫骨缘而抵达股骨内侧髁后部,向上外行,位于大腿内侧面在卵圆窝处注入股静脉。在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之前的5~7cm一段中接纳许多属支,它们分别是:①旋髂浅静脉,接受腹壁下外侧和大腿外侧近端皮肤的血液;②腹壁浅静脉,接受腹壁下内侧皮肤的血液;③阴部浅静脉,引流男性之阴囊与阴茎部血液以及女性之大阴唇血液;④股外侧浅静脉,它位于大隐静脉的外侧;⑤股内侧浅静脉,它位于大隐静脉的内侧。

  小隐静脉系统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在跟腱和外踝后缘之间上行,在小腿下1/3段,位于深筋膜的浅面处受皮肤和浅筋膜覆盖;在小腿中1/3段,在腓肠肌腱覆盖下进入筋膜下组织;在上1/3段,穿过深筋膜,进入腘窝注入腘静脉。上段小隐静脉处于较深位置,又受筋膜支持,一般无明显曲张静脉可见。

  交通静脉支

  交通静脉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交通静脉破坏必然导致浅静脉曲张。下肢浅、深静脉之间和大、小隐静脉之间,都有许多交通支互相沟通。大腿部浅、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缝匠肌下,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和外踝交通静脉最重要,内踝交通静脉有3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外踝交通静脉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它们的瓣膜功能不全,往往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脉淤滞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小隐静脉之间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支位于膝部附近。

[page]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危害?[/page]

  主持人: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危害?

  冉峰:1、溃疡形成:踝上足靴区是静脉压力较高的部位,又有恒定的交通静脉,一旦瓣膜功能破发生营养性改变,易在皮肤损伤破溃后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老烂腿),大都并发感染,愈合后常复发。处理方法:创面湿敷,抬高患肢以利回流,周围炎症减轻后应作手术治疗,术后创面可以很快愈合。由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极难愈合,治疗时请一定到专科,由专业大夫治疗。

  2、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血流缓慢,较容易导致有血栓形成,并可伴有感染性静脉炎及曲张周围静脉炎,出现红肿疼痛,炎症消退后,常遗有局部硬结与皮肤粘连。有血栓形成的静脉炎的情况是比较危险的,一旦发生血栓脱落,就会导致有可能致死肺栓塞的风险,所以患者一定不要忽视其危害。

  3、皮肤湿疹样改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病变的后期,小腿下部有皮肤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等改变,患肢往往痒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静脉破裂出血:静脉破裂出血大多发生于曲张静脉瘤样变处。可以表现为皮下瘀血,或皮肤破溃时外出血,静脉压力高而出血速度快。可以采用抬高患肢和局部加压包扎,一般均能止血,必要时可以缝扎止血,以后再作手术治疗。

  主持人:上述就是下肢静脉曲张基本常识介绍,希望给您带来了帮助。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更多专家视角:

  邹小明教授谈:风湿性心脏病要早发现早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燕太强讲解骨癌的诊治

  主任医师陈世伦谈:多发性骨髓瘤是如何导致的

  马华松主任谈:如何远离腰椎病疼痛烦恼

  罗康平教授就前列腺结石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