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14 求医网
近年来,因心脏病导致新生儿的死亡率正在逐渐上升,专家指出,产前诊断可以预防三尖瓣下移畸形,这样可以减少因心脏病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几率,所以,在产前得到诊断并做出必要的保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有关资料了解到,我国每年因三尖瓣下移畸形死亡的患儿就达到12万—20万,该病也成为了新生儿及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果能早期发现,并早期治疗,就会大大减少新生儿死亡率的发生。下面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详细介绍。
吴清玉介绍三尖瓣下移畸形
主持人:做客本期求医网健康访谈栏目的嘉宾是:清华大学一附院心脏外科医师吴清玉。
主持人:怎样预防三尖瓣下移畸形呢?
吴清玉:通过产前筛查和检测在胚胎期可以发现85%以上的三尖瓣下移畸形胎儿,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来预知胎儿心脏的情况,从而也可以避免一些复杂心脏畸形胎儿的出生。
目前,国家对产前胎儿的检查规范分为两步:在妊娠的14—20周,接受常规产科超声检查来对胎儿心脏进行初步筛查。发现问题后,就要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一般在18—28周内进行,这是胎儿超声心动图探查的较好时期。
如果在产科医生听胎儿心跳不规律、先心病家族史或高龄产妇怀的胎儿应该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能够有效筛查先心病名,而且诊断的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对胎儿也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page]三尖瓣下移畸形如何治疗?[/page]
主持人:三尖瓣下移畸形如何治疗?
吴清玉:三尖瓣下移病例预后也有较大差异。临床上呈现重度紫绀者约80%在10岁左右死亡。而轻度紫绀者则仅5%在10岁左右死亡。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后大多在2年内死亡。约3%的病例发生猝死。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缺氧或肺部感染。成年病人则常死于反复栓寒。脑血管意外和脑脓肿。大多数病人在20岁前死亡。平均死亡年龄为20岁。
(一)手术治疗适应证患者有乏力。心悸。气急。心律失常。紫绀。心力衰竭等症状。在心房水平没有右向左分流的病例。其右心衰竭尤其严重和顽固。相反。在合并有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的病例中。则因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明显紫绀。右心衰竭症状较轻。活动能力仍显著受限。上述有右心衰竭或紫绀的病员均为手术适应证。诊断明确后应施行手术治疗。
(二)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1.术前应用强心。利尿治疗。减轻肝肿大。腹水等右心衰竭症状。
2.患者肝脏肿大。淤血引起肝功能损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术前需用维生素K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加以治疗。
(三)手术方法 Glenn手术即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可减轻右心负荷。减少右至左的分流。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改善症状。减轻紫绀。但是一种姑息性手术。并没有解决畸形。常应用于有严重紫绀。不宜施行治疗手术的幼儿。此手术近期效果尚好。但远期疗效不佳。患者常因心律失常而死亡。
主持人:怎样预防治疗三尖瓣下移畸形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先心病患儿非常重要,一旦出现病情就要及时治疗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更多专家视角:
肾病科专家张晓英谈肾衰竭的早治疗
王山米医师警惕妊娠期肾病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陈新华深度解析:宫颈癌可防可治
姜玉武教授谈:小儿癫痫的防治问题
医师陈秋谈: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因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