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26 求医网
关于小儿口吃越早发现,治愈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有些小儿口吃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大脑发育得到完善,口吃的现象也会得到一定改善,不过这并不是一定的,所以家长们还是要多了解小儿口吃,做好预防和治疗的准备。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主任医师颜华介绍小儿口吃
主持人:做客本期求医网健康访谈栏目的嘉宾是:湖南省儿童医院 儿童康复中心医师颜华。
主持人:小儿口吃临床症状有哪些?
颜华:症状一、神经系统疾病。小儿口吃患者说话时,有可能伴有挤眼、歪嘴、跺脚、摆手、口唇颤抖、躯干晃动等动作。部分患儿常易兴奋或激惹,并伴有情绪不稳和睡眠障碍等。
症状二、无表达内容障碍。因发音-呼吸器官的紧张性痉挛,导致语言节奏失调。
症状三、首字难发型。表现为第一字发音时发不出,第一字反复,话语中途某字发音障碍。
症状四、语词反复型。经常出现语音或音节的反复或延长,影响说话的流利性。
[page]形成小儿口吃的病因是什么呢?[/page]
主持人:小儿口吃是语言障碍的一种,孩子在2-3岁时容易发生口吃,其症状表现为讲话不流畅、阻塞和重复。一旦形成口吃就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形成小儿口吃的病因是什么呢?
颜华:病因一、小儿口吃产生于小儿学说话的过程。
小孩在3~4岁时开始学说话时期,句子不完整和重复现象是很正常的,若父母对与这种现象过于着急,采取责备甚至处罚的方式强迫孩子改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口吃的毛病。其实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能力的增强,孩子说话就会慢慢变的流畅,当然这时口吃也就消失了。
病因二、小儿口吃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产生小儿口吃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可以是单一的,有时则为综合的因素。如果孩子从小因各种情况造成性情孤独、自卑;过度的焦虑、惊吓或某些疾病等也可以产生口吃。
病因三、小儿口吃产生于模仿。
儿童善于模仿,这是他们的特点,如在同学、家庭或街坊邻居中有口吃的,或在电影、电视节目中看到有口吃者,儿童常常喜欢模仿,时间长了自己也变得口吃起来。
病因四、小儿口吃与孩子的性格有关。
口吃的孩子常常性格内向,容易产生羞涩、自卑和紧张的心态,常把一些小事放在心上,经不起一点外界的刺激和微小的挫折,这时若稍有口吃并遭到周围人有意和无意的讥笑,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说话就紧张,口吃也更严重,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主持人:以上内容就是小儿口吃的早期症状介绍,希望家长在了解之后千万不可任其发展,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改正,避免口吃影响孩子的成长。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更多专家视角:
曹欣欣医师谈:POEMS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缓衰老博士卢承炯谈:韩国微整形缓衰老
蔡德明教授谈:如何警惕腰椎间盘突出症
杨志军主任谈: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沈琳主任谈:肾癌以及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