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05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口腔专家孙明主任跟网友谈一谈有关口腔粘膜病相关问题,欢迎孙主任教授到求医作客,先请您和网友打一下招呼。
孙主任:主持人好,大家好。
孙主任谈口腔护理
主持人:杨主任请您简单介绍下口腔粘膜病。
孙主任:预防口腔粘膜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不吸烟,少饮酒;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用异物挑剔牙齿及口腔粘膜;增加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清除刺激口腔粘膜的不利因素,拔除病牙,调整假牙,并要及时治疗其它口腔疾患。当粘膜白斑突然颜色变白、表面变粗糙,并有皲裂、溃疡时,应争取尽早手术治疗。
主持人:如何有效的预防口腔粘膜病
孙主任:日常生活中预防口腔粘膜病的方法:
1、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开朗,至少应避免精神创伤、过度劳累、过度思虑、忧心忡忡。
2、禁烟戒酒,避免继续危害人体免疫功能或对皮肤产生损伤性刺激。
3、平时要少吃辣椒、生蒜、生硬或粗糙的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或损伤口腔白斑区,减少口腔白斑病癌变的机会。
4、积极治疗病症也是有效预防癌变的方法,而口腔黏膜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治疗上也无**药,一般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B12,或以鱼肝油局部涂擦患部有助减轻症状,而冷冻或激光治疗却是常用方法。
>>>推荐阅读:口腔黏膜专家彭俊运教授接受访谈讲解口腔粘膜病
主持人:杨主任请您简单介绍下婴幼儿口腔粘膜疾病的家庭护理要点
孙主任: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易引起口腔粘膜糜烂、损伤而致病。
[page]口腔粘膜疾病的家庭护理要点[/page]
(一)感染性口炎感染性口炎在婴幼儿较多见,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主要有以下三种:
鹅口疮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与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关,此外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长期滥用抗菌素)。其表现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有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这些白膜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粘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能波及到咽部。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后局部潮红,可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出现食欲低下、拒奶、哭闹不安、低热、呼吸困难等。
家庭护理要点:
1、一般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积较大时,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2ml涂患处,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3、孩子生病时应正规使用抗菌素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4、对于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乃至血液的严重病儿必须及时送 医院治疗。
疱疹性口炎是Ⅰ型单纯疱疹 病毒引起的急 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传染性,可在托幼机构群体发病。若不经治疗,经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奶瓶性龋齿奶瓶性龋齿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儿吸吮奶瓶而进入梦乡,放纵牙齿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齿发生严重的龋齿,还会造成齿列不整。
主持人:最后谢谢孙主任的介绍让我们对口腔粘膜病有了更深的认识,再一次感谢!各位网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