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07 求医网
主持人: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起搏器植入,本期作客我们直播间的是李铭教授,欢迎李教授!
李教授: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起搏器植入发展历史?
李教授:又称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 ,遏制了这些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的电冲动 ,减低了其过度兴奋的状态 ,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症状。治疗缓解帕金森病的三个主要症状 :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 ,尤其对中线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如起步和翻身困难等。脑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 ,包括一个脉冲发生器、一根电极和一根延伸导线 ,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发展历史
1950年,多以丘脑切除(thalamotomy)与苍白球切除(pallidotomy)来改善运动性疾病症状。
1968年,一般多以levodopa (L-dopa)这个药物来治疗帕金森病。到70年代晚期,神经科医师了解到长期使用L-dopa会失去其药效且可能加剧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状。
1960年和1970年, 神经科医师以外科手术校正运动性疾病,同时也认同颤抖可经由植入电极来控制症状。
1980年,神经外科医师开始植入刺激性电极以治疗运动性疾病。在此十年间陆续有不少关于以脑刺激治疗各类患者的论文发表。
1987年,法国神经科医师Alim-Louis Benabid教授与在 Grenoble大学的团队在患者脑内植入一丘脑刺激系统以控制颤抖现象,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试验性研究。
1992年8月, 欧洲多中心颤抖临床研究首度将100多位患者纳入试验。
1995年2月,丘脑刺激疗法在欧洲,加拿大与澳洲通过,用以治疗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震颤。
1995年秋,在全球有18个利用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刺激以控制重度帕金森病症状之Medtronic临床研究中心首度将患者纳入试验。总共包括美国,欧洲,加拿大与澳洲共160位患者。
1997年7月, 脑起搏器震颤控制疗法在美国通过,用以治疗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震颤。
[page]如何护理[/page]
1998年4月,脑起搏器帕金森病疗法在欧洲,加拿大与澳洲通过,用以治疗重度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
2002年1月, 脑起搏器手术帕金森病控制疗法在美国通过,用以治疗重度重度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
>>>推荐阅读:吴若彬主任谈起搏器植入的适用人群与费用
主持人: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后的患者在平时生产生活中药时刻留意,心脏起搏器植入以后应该注意什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李教授:一、家中使用微波炉、电磁灶时,要离它们远些。
二、经常自测脉搏。如果测到脉搏是整齐的,但又低于医生告知的起搏器频率,说明起搏器可能有故障,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三、如果在操作电器时,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有心慌、头香、眼前发黑等感觉,应该马上脱离这样的环境,及时找心脏病专科医生咨询、检查。
四、不能做核磁共振等检查,对于有些理疗,如微波治疗、超短波治疗、磁疗等,也要特别小心,因为电磁波或磁场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心脏的跳动。遇到上述情况,应告诉医生自己已装了心脏起搏器,提醒医生注意。
五、在拨打或接听手机时,大多数起搏器会受到一些干扰,所以使用手机要尽量避开起搏器,如起搏器装在左胸,那么应当用右耳接听电话,不要将手机放在衣服左上侧的口袋里。
主持人:感谢您做客访谈节目,网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