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主任谈中风的病因与护理常识

发布时间:2013-08-09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中风的病因与护理,本期作客我们直播间的是王建主任,欢迎王主任!

  王主任: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

  主持人:中风偏瘫的病因是什么?

  王主任: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复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应,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导致中风的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Ⅰ、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 动脉瘤破裂引起:(1)先天性动脉瘤;(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3)细菌性动脉瘤。2.血管畸形。3.动脉硬化。4.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二、脑出血。1.高血压脑出血。2.继发于梗塞的出血。3.肿瘤性出血。4.血液病引起。5.动脉炎引起。 6.药物引起(抗凝剂,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等)。

  >>>推荐阅读:连建宁主任谈中风偏瘫的症状与治疗

  主持人:如何治疗中风偏瘫?

  王主任: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是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之一。

  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
[page]如何护理[/page]

  主持人:常见的中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王主任: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为此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了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

  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肢体挛缩、畸形。

  预防并发症:因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迫性溃疡-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

  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瘫痪有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吃饭等。

  主持人:中风吃哪些对身体好?

  王主任:多吃蔬菜和水果。因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的代谢,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致密性。

  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质(如蛋清,瘦的猪、牛、羊肉,鱼,鸡肉等)和植物蛋白质(如豆腐、豆浆、豆芽)等各种豆制品可降低胆固醇;饮用牛奶时较好将奶皮去掉(脱脂牛奶)。

  为了防止中风,老年人应每日进食蒜、姜、葱、醋、含乳酸菌类饮料,遏制肠道有害细菌;及时饮水补液,绿茶、蜂蜜、牛奶豆浆、低糖天然果蔬汁、骨头蘑菇汤均可适量饮用。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感谢您做客访谈节目,网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