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英主任谈半身不遂的病因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3-08-12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本期求医访谈节目,半身不遂又叫偏瘫,给患者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本期作客我们直播间的是谢彦英教授,谢彦英教授将和我们一起探讨半身不遂的问题,欢迎谢彦英!

  谢彦英: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


谢彦英主任谈半身不遂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半身不遂的病因有哪些?

  谢彦英:引发半身不遂的病因有很多。各种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友病、心脏病、血粘度高、心动过缓、血管硬化。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

  情绪不佳、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气候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不当等。

  大脑半球皮层运动中枢受损: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任何一侧发生病变,都会导致对侧偏瘫。两侧大脑半球最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内囊。

  任何导致大脑损伤的原因都可引起半身不遂,脑血管病是引起半身不遂最常见的原因。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及脱髓鞘病均可出现半身不遂。

  >>>推荐阅读:专家朱兆斌解析半身不遂的症状表现
[page]如何治疗[/page]

  主持人:半身不遂是如何治疗的?网友们都很关心,请您介绍一下。

  谢彦英:常规治疗

  偏瘫治疗方法与康复保健极其重要,在中风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大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后遗症,此时加强防治中风后遗症有着较好的效果。脑中风病人在康复期如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另外稳迈舒运动按摩轮有助于恢复下肢、关节和足部的运动功能。适合于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的主动肢体康复锻炼,对膝踝关节、下肢和足部的骨折和扭挫伤等长时间固定治疗后的肌肉萎缩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也有不错效果。使用时要注意交替选择运动按摩方式。可单脚运动按摩;或一只脚做运动按摩,另一只脚做静止穴位刺激按摩;或双腿脚同向运动;或双腿脚反向运动。

  推拿治疗

  适应症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

  辨证施治包括三部分

  辨证分型:本证以单侧上下肢瘫痪无力,口眼歪斜,舌强语蹇等为主症。初期患者肢体软弱无力,知觉迟钝或稍有强硬,活动功能受限,以后逐渐出现强直挛急,患者姿势常常发生在改变和畸形等。治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基本治法:

  背及下肢部操作

  ﹙1﹚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2﹚穴位及部位: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风市、伏兔、膝眼、解溪。

  ﹙3﹚操作:

  ⒈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侧面,先施按法于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2-3次,重点在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再在脊柱两侧用滚法治疗,并向下至臀部,股后部、小腿后部。以腰椎两侧、环跳、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治疗部位。同时配合腰后伸和患侧后伸的被动活动。约5分钟。

  ⒉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在上﹚。自患侧臀部沿大腿外侧经膝部至小腿外侧用滚法治疗,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作为重点治疗部位。约3分钟。

  ⒊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在侧面,用滚发在患侧下肢,自髂前上棘向下沿大腿前面,向下至髋关节及足背部治疗,重点在伏兔、膝眼、解溪,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被动伸屈活动和整个下肢内旋动作。再用拿法施与患侧下肢,拿委中、承山、以大腿内侧中部及膝部周围为重点治疗。按、揉风市、膝眼、阳陵泉、解溪。最后用搓法施于下肢。约3分钟。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做客访谈节目,网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