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19 求医网
主持人:大家好,小儿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如何治疗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耳科专家刘畅主任。刘主任从事儿科研究工作20余载,医术高明,刘主任将为我们介绍小儿听力障碍的治疗方法。刘主任你好!
刘主任:主持人好!
儿科专家 刘畅主任
主持人:小儿中耳炎的危害有多大,单单从其发病隐匿的情况来看,如果中耳炎患儿不能得到及时积极,那么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小儿中耳炎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如何诊断的?请您介绍一下。
刘主任:痰瘀交阻
证候:耳内胀闷闭塞,经年下愈,听力减退,逐渐加重,或伴耳鸣。检查见鼓膜内陷,混浊,咽鼓管不通或欠通畅,全身可伴肺、脾、肾虚之证。
>>>推荐阅读:龚树生教授解析小儿中耳炎如何治疗效果好
辨析:①辨证:耳内胀闭不适,反复发作,听力减退,鼓膜内陷、混浊为辨证要点。②病机:本病急性期失治或反复发作,致邪毒滞留,日久痰浊凝滞,气血瘀阻,故耳内胀闷闭塞,耳聋耳鸣,鼓膜内陷混浊,咽鼓管亦瘀塞不通;窍络瘀阻不利,更因肺脾肾虚,清阳清气难以上达温养耳窍,故症状逐渐加重。
风热上壅
证候:耳内胀闷闹塞感,或有耳内疼痛,耳鸣,听力减退。检查见鼓膜充血,或有鼓室积液征。伴见头昏痛,鼻塞,涕粘黄,咽干咽痛,或有咳嗽,声嘶,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略数。
辨析:①辨证:以耳内胀闭疼痛,听力减退,鼓膜充血内陷及有积液征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风邪袭表,郁而化热或风热犯肺,循经上壅,清窍不利,故见耳内胀闷闭塞,耳鸣耳聋;邪滞耳窍,清气不能上充于耳,故见鼓膜内陷;肺失宣肃,营卫运行失调,营液外渗,蓄积于耳,则为鼓室积液;全身及舌脉所见,均为风热在表之证。
小儿中耳炎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1.诊断性鼓室穿刺木:在诊断有困难时,诊断性穿刺以明确鼓室有无积液及其性状。
2.特殊检查:对疑为胆固醇肉芽肿病例或为鉴别诊断的需要(如蓝色鼓膜等),应行中耳乳突X片或CT扫描检查。
[page]小儿中耳炎如何治疗[/page]
主持人:小儿常表现为听话或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孩子听力下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危害很大,所以家长要及早治疗。那么小儿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请您介绍一下。
刘主任: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主要是通过抗菌、排脓、消肿以达到缩小穿孔的目的,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很难实现穿孔的愈合,并且难以治疗中耳炎,极易复发。应配合相关的疗法。
很多患者感觉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圌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单纯的使用药物很难彻底治愈小儿中耳炎
偏方治病:历来为一些人所称道,但是,有的人专爱用偏方治病,到处打听,拿来就用,用了一个又一个,病不但没有治好,反而更加重了。对于我国民间流传的中耳炎偏方,应科学地分析,严格筛选。所有的偏方都有一定的适应症,若不加分析辨症,随意乱选,则易出意外,尤其对小儿中耳炎的治疗,更应慎重!
由于使用不合理的“偏方”或偏方使用不当而延误病情或使病情加重,或诱发严重并发症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得了中耳炎应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切勿一味相信偏方的神奇疗效
听力重建术+鼓室成型术,彻底治疗小儿中耳炎,患者反馈效果较好。听力重建术+鼓室成型术优点:具有伤口小,时间短、极少出圌血、不影响外观,而且恢复迅速等有点,特别适合小儿中耳炎的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更高效、省时,安全可靠,都能达到满意效果。
主持人:以上就是对小儿中耳炎的详细介绍,大家在了解之后应及时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对于患者来讲,预防疾病的发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