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0 求医网
主持人:大家好,本期话题是小儿泪道堵塞,我们今天采访到了眼科主任医师李国强教授,李讲授将和我们谈一谈小儿泪道堵塞是如何治疗的。
李主任: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
主持人:患上小儿泪道堵塞,症状有哪些?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李主任:泪道冲洗不通,液体从泪小点返流:
泪小点闭塞:泪小点呈膜性闭锁;
泪小管阻塞:从泪小点入针,液体立即从泪小点返流;
李国强教授介绍小儿泪道堵塞
鼻泪管阻塞:从下泪点进针,先略顺利,后从上泪点流出,无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返流;
鼻泪管狭窄:从泪小点进针,部分液体返流,少量液体通过流入鼻咽部。
>>>推荐阅读:孙敏主任谈:小儿颅内感染如何治疗
主持人: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有这种疾病的人大概对这个的治疗方法还不了解,如何治疗?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请您介绍一下。
李主任:对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前常规采用抗生素医院眼科 行泪道冲洗,以排清泪囊分泌物。患者取半坐卧位,用1%地卡因做泪点表麻,1%地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按1:100000比例做术侧鼻腔表麻3次,然后用7号探针从上泪点进行泪道探通(下泪道阻塞时从下泪点进行)。在鼻内窥镜电视显示下可窥见泪道探针(位于下鼻甲与鼻腔外侧壁之间),将细铜丝从泪道探针注水端插入,并穿出探针,达鼻腔,在内窥镜直视下取出铜丝至鼻外,然后将铜丝插入已制备好的硅胶管,并将铜丝穿出硅胶管,将下端结扎一小结,牵拉上端铜丝,使硅胶管上端与探通针头相对合,然后在鼻内窥镜下,缓慢向上牵拉铜丝同时退出探针,将硅胶导入泪道,并从下泪点引出硅胶管,使硅胶管翼状部进入泪囊 (此时向下牵拉硅胶管有一定阻力,证明翼状部已导入泪囊),硅胶管双管粘合段留置在鼻泪管部位,最后取出铜丝,剪除泪点以外及鼻外的硅胶管,从下泪点冲洗泪道,见冲洗液从硅胶管流至鼻腔,证明手术成功。术后予抗菌素眼水滴眼,隔日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泪道冲洗,一周后改每周2~3次,1个月后改为每月 1~2次,置管留置2~3个月后拔出术式有以下优点:
[page]小儿泪道堵塞如何治疗[/page]
李主任:请您具体介绍下鼻泪管部双管支撑技术?
主持人:鼻内窥镜电视显示下,术野清晰,操作简单,且便于教学;
适应证广,可用于慢性泪囊炎、泪道狭窄、泪小管断离吻合等疾病;
泪囊部采用翼状固定装置,由于腰麻硅胶管柔软性能较好,在上拉硅胶管时翼状固定装置受力过程中自动叠折,因而很容易将其导入泪囊,而导入泪囊后翼状固定装置将自然打开,从而增加了置管的支撑、固定作用,增强置管的稳定性,因而无需缝合固定,不影响美容及日常生活,本组病例无置管脱出现象发生。
鼻泪管部为双管支撑,置管符合泪道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要求,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泪液引流,无明显溢泪症状;同时可使鼻泪管持续扩张,有利于泪液和分泌物的引流及炎症的消退;
拔管容易,拔管时只要用镊子在鼻腔镊住置管向下稍用力即可拔出置管;
面部无切口,不影响外观,创伤小,痛苦小且医疗费用少,术时短,约15min即可完成,因而患者乐于接受;
疗效肯定,极少并发症发生。另本手术若一次未成功,可重复手术,同时对本术式无效者还可选择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术式,随着鼻内窥镜在广大基层的普及,本术式可作为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的优选治疗术式,因而有较高临床价值。
主持人:以上就是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症状症状和分类的详细介绍,大家在了解之后应及时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对于患者来讲,预防疾病的发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