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医生接受采访谈骨结核的症状与预防

发布时间:2013-08-28 求医网

  中医将骨结核归为“流痰”范畴。骨结核是发生于骨与关节的疾病,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为“流痰”。后期可出现虚劳现象,因此又称“骨痨”。骨结核的病因是什么?今天我们采访到专家周医生,请他谈谈骨结核的病因与治疗。

  主持人:周医生你好!

  周医生:你好!

  主持人:骨结核的症状有哪些?请您介绍一下。

  周医生:髋关节结核是结核杆菌经血源性途径侵入关节而引起的继发感染,在骨关节结核发病中仅次于脊柱结核和膝关节结核,居第三位。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常合并下腰段脊柱结核和骶髂关节结核。晚期全髋关节结核常导致髋关节不可逆损害而致残。

  >>>推荐阅读:结核专家王巍谈骨结核的病因和治疗

  潜在性发病,症状的推移缓慢:

  (1)髋关节痛,有时膝关节痛,

  (2)跛行,

  (3)功能受限,

  (4)关节屈曲拘缩外展,内收,呈各种畸形,

  (5)肿胀,

  (6)冷脓肿,

  (7)瘘孔形成·混合感染。
[page]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骨结核疾病[/page]

  主持人: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骨结核疾病?

  周医生:由于本病是继发性病变,预防的关键在于对原发的肺和肠结核的防治,以降低骨关节结核的发病率。对于已形成的骨和关节病变,应贯彻早诊早治的原则,以缩短疗程、减少残废并降低复发率。

  除了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休息、制动和营养。

  休息、制动和营养:全身情况的好坏与病灶的好转或恶化有密切关系。休息和营养作为改善全身情况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不可忽视的。休息使机体代谢降低,消耗减少,体温下降,体重增加,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局部制动使病变处负重减轻,活动减少,既能减少疼痛,又能防止病变扩散,有利于组织修复。一般地说,体温不高,病情稳定的病人可适当地多活动一些,有的还可以做一些与病无害的体操活动。体温高、病变不稳定或多发结核病人应多休息一些。上肢结核比下肢或脊柱结核可以多活动一些。关节疼痛较重的病人除全身休息外,局部还可用皮牵引、夹板、石膏托或支架制动。但也不应制动过久,待疼痛减轻后即可解除制动。除休息和制动外,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也很重要。发热病人应给予可口、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一般病人以多种食物杂食为佳,避免偏食,这样各种营养成分可以互相补充,不致缺乏。乳类、蛋类、鱼类、青菜、水果都可用。粗粮的营养价值比细粮高,故应与细粮适当搭配食用。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耐心讲解,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如何预防骨结核疾病,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