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叶志东教授谈脑血栓的治疗

发布时间:2013-09-27 求医网

  心血管是很多人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大多数人对这种疾病根本不了解,不熟悉不重视只会耽误病情治疗,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因此了解心血管狭窄的症状,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今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刘鹏教授、叶志东教授将和大家一起聊聊心血管疾病,以下是采访实录。


专家 刘鹏

  主持人:首先请专家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刘鹏: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17:01]

  叶志东:各位网友大家好。[17:01]

  主持人:两位教授,我们知道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首先请刘教授介绍一下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会成为我国的一个大的疾病呢?[17:02]

  刘鹏:2008 年我们国家卫生部的统计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是我们国家致死致残的一个主要疾病。为什么呢?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一般都是和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直接关系。我们国家动脉硬化、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现在已经到达了第一位,它的致死、致残的几率已经远远超过了癌症和艾滋病,现在已经占到第一位。所以,国家卫生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是非常非常重视的。[17:02]
[page]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多高[/page]

  主持人:目前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状态如何?同世界上的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什么差异呢?[17:02]

  叶志东:刚才刘鹏教授介绍得已经很清楚了,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发病率第一的。实际上在国际上,从世界上来说,心脑血管疾病也是第一的发病率。另外,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并发症多这些特点。我国和西方国家比有什么特点?我国当然心脑血管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改革开放以后,七八十年代,一直以来,是国内人第一致死致残的疾病,刚才刘鹏教授也强调了。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是这样的。但是有一个特点,欧美发达国家由于一级预防做得比较好,它的发病率虽然在很高位的发病,但是发病率略有下降,这和欧美发达国家对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比如说控烟、增加运动、控制血糖、控制血脂大有关系。我国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这方面做得还是不足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发病率实际上是超过欧美了。刚才刘鹏教授介绍了2008年的时候,我们的卫生部有一个统计,实际上今年刚刚有一个国内卫生部主办的大会,实际上我国的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是美国的两倍了。事实上从我们经济上发展,也在赶超欧美,但是从疾病发展来说,现在也有来势凶猛的趋势。所以摆在国内人民面前,这是危害我们人类健康的很大的疾病。[17:02]

  主持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什么范围之内?[17:02]

  叶志东:按照统计学来说,一般都在四五十岁以上高发,65岁以上发病率更高。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吸烟等等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在国内来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从我们实际工作经验中,三四十岁发病率现在也越来越多了。[17:02]

  刘鹏:这种情况,和欧美是不一样的。刚才叶主任已经说过了,欧美的发病率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发病率,尤其是老年人发病。在我们国家发病率远远比欧美国家提前。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社会状况,比如说小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每天熬夜到深夜,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熬夜、紧张、生活习惯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我们的中小学生熬夜,学习量非常重,中小学生的高血压就非常多了。可想而知,现在中小学生高血压这么多,以后得心脑血管病,这种疾病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或者严重的脑出血、脑梗塞的情况,肯定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个几率肯定会特别高的。所以提前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17:03]

  主持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呢?[17:03]

  刘鹏:我们老百姓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80%,甚至90%都是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无论是脑出血也好,还是脑缺血也好,还是心脏缺血也好。比如我们老百姓现在常见的一个是脑梗塞、脑栓塞,这种疾病就是长时间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脑血管的硬化,造成闭塞、出血,有的人是出血性的,有的人是缺血性的。心脏病也是一样,比如我们常说的冠心病,就是因为供应心脏的血管长时间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管腔的狭窄,造成闭塞,造成心肌缺血这样的情况。所以,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是有直接关系。[17:03]

  主持人: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不是可以说有相关性呢?[17:03]

  刘鹏:非常紧密相关的。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一般脑血管疾病就很少,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甚至糖尿病、肥胖、高脂,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17:03]
[page]动脉粥样硬化如何预防[/page]

  主持人:既然防治这么重要,首先来了解一下它。请叶教授介绍一下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它大概有哪些平常的症状呢?[17:04]

  叶志东:刚才刘主任一再强调脑血管和心血管,实际上动脉硬化,就是指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了。全身动脉理论上讲任何部分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以后,它都会造成疾病,为什么是这样呢?动脉硬化是人类血液脂质代谢沉积在管腔内,时间长了以后,形成管腔狭窄。如果狭窄超过了50%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情况下,这部分血管供应的相应的组织和器官就会造成缺血的症状。比如如果在心脏上发生缺血症状,病人会表现心绞痛,憋闷、疼痛、胸口疼痛,如果这个情况发生在颈动脉,病人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医学叫TIA。当然这个缺血的情况可以发生在肾动脉上,肾动脉如果缺血严重可以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当然也可以引起锁骨下的动脉、下肢的动脉,下肢动脉如果缺血,病人走走路就走不动了,引起相应的症状,当然也可以引起远端的情况,这是狭窄。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把管腔完全堵死了,堵死以后,相应的组织和器官就会缺血,就会坏死,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在心脏上我们叫急性心梗,或者叫心肌梗塞,如果发生在脑部血管堵死就是脑梗塞了,当然下肢如果堵死的话,下肢完全坏死缺血。实际上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我们每天天天介绍都是大家知道的心脑血管,除此之外,其他的血管都可以得病,而且互相都有关联的。[17:04]

  主持人:是不是在心脑血管方面发病比较高,所以大家更愿意把动脉粥样硬化理解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表现?[17:04]

  叶志东:一是发病率高,二是致死率高,三是致残率高,四是复发率多。[17:04]

  刘鹏:动脉硬化本身这个病不是说光影响到脑,也不是说光影响到心脏,发病只要有动脉硬化就是全身性的,脑子也有,心脏也有,还有腿,肾脏动脉肯定都有。但是哪个部位先爆发出来的,有的人是心脏先表现出来,有的人先脑血管先表现出来,有的人是先腿表现出来,是不一样的。动脉硬化的这种疾病治疗,不能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比如这个病人是心绞痛来的,冠心病来的,治疗冠心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没有脑血管动脉硬化,有没有腿的问题,有没有肾脏的问题,要注意全身的治疗。这个非常非常重要。[17:04]

  主持人:当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候,不应该考虑它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17:04]

  叶志东:非常对。[17:04]

  主持人:脑卒中的发病为什么颈动脉是元凶呢?[17:05]

  刘鹏:所谓的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这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不是特别紧密,但是脑卒中其中20%是出血性的,一般来说。80%都是缺血性的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又分两种,一个是脑血管那有病,动脉硬化变窄了,哪一天突然血栓形成了,他就闭塞了,这叫脑血栓形成。另外一个是因为心脏里面有病或者有一个斑块,或者颈动脉这个地方有一个斑块,这个斑块跑了,造成颅内脑血管的栓塞,这种栓塞也可以造成脑梗塞,所以这两种疾病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脑梗塞的理解,一个是颅内有病变,一个是全身动脉有板块或者心脏里面有血栓造成栓塞造成的。[17:05]

  主持人:心脏的血栓也会导致脑部的卒中?[17:05]

  刘鹏:因为心脏腔内的血栓,脱落跑了以后,随着血流到颅内去。到脑子里面把血管堵了就是血栓,血栓跑到肾脏里面,把肾脏堵了叫肾梗塞,跑到腿上,叫腿的肌肉坏死,也叫腿部的血管堵塞。[17:05]

  主持人:有可能随着血管跑到身体不同部位,如果发生在脑部,就称为脑梗。[17:05]

  刘鹏:对。我们老百姓说脑梗塞,其实以前我们都认为是因为颅内的血管,脑子里面的血管堵了,无法治了,只能吃点药维持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回事。国外的统计资料,一般来说,是60%的脑梗塞,就是脑血栓,脑梗塞的发生是由于颈动脉疾病,颈动脉斑块脱落以后跑了,造成颅内的栓塞,占60%左右。我们国家可能要比西方国家要低一些,可能大约在30%-50%左右。这种脑梗塞的发生、脑血栓的发生,不是容易病变,颅内血管好,它是颈动脉疾病的斑块脱落,跑了,造成栓塞。这一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你可以事先发现的。[17:05]
[page]颈动脉症状有哪些[/page]

  主持人:这是检查颈动脉可以发现斑块在脱落吗?[17:05]

  刘鹏:是,有的人是有症状的,刚才叶主任已经说了,它是一个TIA脑缺血症状。TIA脑缺血症状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有的人讲讲话,突然几秒钟就不会讲了,或者有的人突然看看电视,眼前一片黑,几秒钟就过去了,这都是一过性的脑缺血的表现。另外,有的人就说,手突然几秒钟不会动了,这都是一个脑缺血,造成小的斑块脱落,造成颅内动脉栓塞这种表现。[17:06]

  主持人:非常微小的一些症状。[17:06]

  刘鹏:脑缺血症状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有这些症状的人及早去医院做颈动脉的超声,非常简单,也没有任何危险,做个超声就可以发现颈动脉的疾病,发现以后,如果及时治疗,就不会得脑梗塞。[17:06]

  刘鹏:我经常出国到欧美国家、日本这些先进国家去看,在大街或者到处走,见不到偏瘫、推轮椅的,像傻人一样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很少很少。为什么?西方欧美国家预防做的特别好,定期查颈动脉,颈动脉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早做手术,预防,就不得这个。得了以后再治疗就非常麻烦了。这是一种有症状的。[17:06]

  刘鹏:另外一种,为什么它是元凶?颈动脉有了斑块以后,狭窄,大约80%、70%,有的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没有感觉,这种是最可怕的。[17:06]

  主持人:只有20%会有症状?[17:07]

  刘鹏:不是。狭窄得越重,症状出现的比例越高,但是和这个不是有一定关系。有的人有症状,有的人没有症状,没有症状是最可怕的,我们称为是不定时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跑,所以定期的体检,查颈脉是非常重要的。[17:07]

  主持人:建议一年查一次可以吗?[17:07]

  刘鹏:没有症状的人,没有脑出血症状的人,一年查一次是够了,有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17:07]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是有的患者心脏出了问题做了手术很好,但是做完手术以后心脏的手术成功了,但是人却瘫痪了,这种状况怎么解释?[17:07]

  叶志东: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您在这里说的心脏手术,估计是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刚才我们都介绍了,冠心病主要是动脉硬化引起的,而动脉硬化全身都可以动脉硬化。如果这个病人心脏很严重,他的颈动脉如果很严重的狭窄,如果你做手术过程之中,不去注意到或者手术前没有发现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做这个手术的过程中,他的血压会有波动的,可能血压低或者高,这种不稳定情况下,会对原有基础的颈动脉的狭窄是一个加重的过程。血压一低,或者血压一高,斑块会跑掉,血压不足,诱发出来脑梗塞。因为脑部血管疾病一旦发生以后,神经系统损伤是不可逆的,就悔之晚,因此我们强调这种病人,越是严重的心脏病、冠心病做心脏搭桥,一定要检查其他部位的血管有没有病变,尤其是颈动脉,一旦出现是无法挽救的。如果合并颈动脉有问题的情况下,一会儿刘鹏教授会介绍我们有一种方法能同时解决这个问题。[17:07]
[page]动脉硬化如何治疗[/page]

  主持人:建议做心脏手术的人一定要考虑是不是你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能导致其他部位?[17:07]

  叶志东: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17:08]

  刘鹏:我刚才已经强调了,动脉硬化不光光发生在一个局部部位,肯定是全身性病变,比如这个冠心病非常严重,因为我们心脏外科和血管科是一个科室,一般做检查从脑血管一直做到颈部、心脏、肾脏,及下肢动脉血管一次就完成了。我们的经验发现看,如果你有严重的冠心病,需要放支架治疗或者需要放搭桥手术治疗,这批病人都同时合并有严重的颈动脉疾病。这是我们的经验。另外我们做颈动脉,预防脑梗塞的做的也非常多,做支架也非常多。这部分病人当颈动脉有严重疾病的时候,是要做支架或者需要做手术的时候,我们发现大约有50%左右,合并有冠心病,这是我们的经验。当然,同时合并有下肢血管疾病,同时合并有肾动脉疾病的就更多了。所以叶教授刚才提出这个问题,要做手术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有的人说我心脏手术做得很好,但是术后瘫了,就是没有注意到颈动脉还有病。[17:08]

  主持人:而且手术会加重颈动脉的负担,诱发疾病的发作。[17:08]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和这个问题是一样的,颈动脉手术做成功了,为什么人却死亡了?[17:08]

  刘鹏:这种情况比刚才那种情况发生率更高。为什么呢?因为做颈动脉疾病的这一个专家,他一般都是血管外科医生或者脑外科医生,或者是介入科医生,是做介入或者做手术,不是心脏外科医生。他就忽略了,他就不会特别注意到心脏的问题。当然你做颈动脉手术的时候,可能术中就发生心梗,就死掉了。心脏病需要做手术的时候,肯定心脏有负担。比如你放支架,心脏一扩张,心率要减慢,血压下降,这时候就发生心梗。当做颈动脉切除术的时候,术后有高血压,高血压对心脏有负荷,心脏负担非常重,这时候可能诱发他心绞痛发生,所谓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我们医学上叫围手术期。如果你对这种疾病治疗的时候不注意到这样问题的话,就是围手术期,脑梗的发生率、心梗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有人说,手术做得挺好,病人死了,这就是常说的一句话,另外手术做得挺好,病人瘫了,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怎么样才能不看到这种情况呢?就是术前要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都想到建议是如果特别严重的时候,要同期处理的,既把心脏问题解决了,把颈动脉的问题解决了,这样就减少围手术期新的或者围手术脑梗的发生。[17:08]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心脏疾病的人可能60%到70%是也有颈动脉的问题,颈动脉做手术的人可能50%也有心脏方面的问题,这个数据是您的经验,在我们医学学术研究上有没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呢?[17:09]

  刘鹏:具体数字没有,我们不是经验,我们的数字就说明这些。[17:09]

  叶志东:我们中心的。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早了。颈动脉合并病变,首先说,一个病人单纯一处动脉有病变和多处有病变,这种比例,一处病变的比较少,不到 40%,60%以上还是多处病变,多处病变主要分几大类,一类是心脏和颈动脉合并的,颈动脉和肾动脉合并的,还有一类是颈动脉、心脏和周围血管全部合并的。这个比例各单位调查都不一样,在中日友好医院,我们积累了好几千例的造影检查资料,而且刘教授讲,到我们医院来的,无论是以心脏病来的,我们也从颈动脉一直做到下肢动脉检查,或者是以颈动脉来的有头晕症状来的,颈动脉狭窄,我们也把心脏同时检查,或者有的人以下肢缺血的、走不动路的来了,我们把心脏都查了。我们有这个比例,这个数据相当可怕,发生率很高。当然这里面的确需要,完全需要同期做手术的可能不一定有那么高比例,但是发现有比例的确非常高非常高。[17:09]
[page]血栓手术风险如何[/page]

  主持人:刚才刘教授提到同期做手术,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联合手术式。这个手术危险性是不是非常大,因为两处都要开刀,风险很大,究竟难在哪?[17:09]

  刘鹏:当你发现他有严重的冠心病需要做搭桥手术,你又重视了颈动脉的问题,你又发现他颈动脉又有严重的问题也需要处理的时候,这时候你的选择就有几种选择,一个是把颈动脉做好了,做颈动脉的过程中,可能就心梗死掉了。第二个选择就是先心脏,做心脏手术当中,也可能术中就脑梗了,这个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第三种选择就是同期做。心脏很重的话就先做心脏,做完心脏同时把颈动脉做掉,这样病人就安全了。同期手术的好处不仅仅如此,最主要的问题是增加病人的安全性,它的围手术期发生脑梗、心梗的几率都是非常低的。这是第一个问题。[17:09]

  第二个问题,减少了病人的紧张情绪,一次麻醉能够把颈动脉的疾病和心脏这两个关键的部位的病都解决了,病人非常紧张、非常害怕,减少一次麻醉的打击,一次就解决了。第二个,缩短住院时间,一次手术需要一周,这两个手术中间间隔一周,然后再做第二个手术,这一个月就过去了。[17:09]

  第三个问题就是大大降低医疗费用,一次麻醉一次手术,要比两次麻醉、两次手术、两次住院,费用能够减少一半。这种手术能够同期做,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是非常有好处的。[17:09]

  但是这种手术做起来,确实像你所说的,两个都是非常大的手术,需要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既能做心脏手术,又能够做颈动脉手术,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能够同期,又能做心脏,又能做颈动脉的,这样的医生特别特别少。有人做心脏做得特别好,但是他不会做颈动脉,因为是不同的专业,我们医院是心脏外科、血管外科、血管介入科都是一个团队,既能做心脏,也能做颈动脉,又能放支架,也能做手术。所以这样就给病人带来一个很好的以最小的打击、最小的微创的手术,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17:09]

  刚才叶教授已经讲过了,住院的病人,如果是严重冠心病的病人或者严重颈动脉的病人,我们做造影,基本上是一次,让病人受一次罪,把颅内血管、颈动脉、肾动脉,一次检查基本查清楚,这样给病人带来很少的痛苦,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手术同期做,这种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比单一手术肯定要高。比如你没有颈动脉疾病,当做心脏手术,和两个手术同期做这样比的话,肯定风险几率要高了。但是既有颈动脉也有心脏病,同期手术要比分开做要好得多得多。我不知道我这么说大家能不能理解这个问题。[17:09]

  主持人:我理解了。[17:10]

  叶志东:我补充一点。刚才刘教授说造影到我们医院来遭一次罪,实际上现在技术很好了。并不遭罪。[17:10]
[page]血管类疾病如何检查[/page]

  主持人:您介绍一下这个检查是怎么回事?[17:10]

  叶志东:一般来说,要从动脉内建立一个通路,然后我们用特殊的造影导管,把造影导管放到要造影的靶器官去,比如做心脏造影,可以从腿或者手进行造影,把造影导管送到左冠、右冠进行造影,这样动态地就能很清晰地看到血管组织有没有狭窄。我们叫DSA造影。在医疗上是一个诊断的金标准。血管类疾病。可以通过特殊的管子、特殊的造影导管,可以到达你需要到的任何检查的血管。这样100%准确,有或没有疾病就很清楚了。所以,这个检查很有必要。实际上创伤也不是特别大。有的时候我们心脏颈动脉全身下来可能十分钟就能做完了。而且创是很小很小的,两毫米的小口径。非常小。现在还有缝合器,病人躺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下地活动了,不受影响。[17:10]

  主持人:同期手术我还想了解一下,这个同期是说颈动脉和心脏手术是两个人你做这个位置,我做这个位置,一起做,还是这个病人躺在床上,先做颈动脉的部分,再做心脏的部分,或者是颠倒过来的?[17:10]

  刘鹏:所谓的同期收入不是像你说的你做这里,我做这里。我们是一组人,选择先做颈动脉还是做心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般来说,我们先做颈动脉,颈动脉做完了以后,开始做心脏搭桥,这是一个方式。另外我们可以做颈动脉,先放支架,然后给心脏搭桥,也可以先给心脏放支架,然后再做颈动脉。哪个放支架,哪个做手术,是结合起来,哪个做手术,哪个放支架,还是先做颈动脉,还是先做心脏,这是有严格的医疗上有一个适应症的,这个怎么样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是总而言之一点,怎么做对病人创伤最小,你就应该选择哪种方式。[17:10]

  主持人:咱们医院开展同期手术有多介了?已经实现了多少病例呢?[17:11]

  叶志东:我们医院从2000年开始就开展了同期手术。刚才刘主任也讲了,第一例从刘主任做,一直到现在,实际上有这么几种方法。颈动脉一处病变,心脏一处病变,心脏大家都知道做冠状动脉搭桥,网友肯定都理解了,另外冠心病放一个支架,现在也都明白了。颈动脉的手术我们叫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或者外翻剥脱术,大部分是内膜切除术,但是颈动脉也可以像冠状动脉一样放支架,现在有两种技术,一个是微创的介入技术,一种是传统的开刀技术,当然这个里面的优点或者是缺点,只有术者是知道的。好在刘教授,我们这里,这四项技术全都能掌握。[17:11]

  叶志东:我们早年开展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加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到目前为止一共有35例。另外,因为介入技术是新进开展的,我们也有一个学习曲线。最近这两年以后,刚刘主任讲了,有的病人更适合放颈动脉支架,很简单,支架放完了以后,心脏就做一个搭桥。有些病人心脏特别适合做支架,我们就心脏放支架,颈动脉做手术。总体来说我们将近50例。很骄傲的一点,到目前为止,手术成功率100%,没有一例死亡的。[17:11]

  主持人:是不是对于手术适应症选择也非常严格呢?[17:11]

  刘鹏:手术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同期手术就是一次性麻醉,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我们做同期手术,不光是做颈动脉和心脏的同期手术。颈动脉和肾动脉的同期手术,颈动脉和下肢的同期手术,心脏和下肢的,心脏和肾动脉的、下肢动脉的,做很多的同期手术,同期手术的好处就是一次性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17:11]

  叶志东:我再补充一点。我们有一个同行,也很有名的一个专家,他就问了一个问题,因为他们只是开展心脏手术。大家知道,用内乳动脉做心脏搭桥的话,动脉桥远期通常率特别好,他跟我讲了,叶教授,碰巧我这个病人锁骨下有一个严重的狭窄,如果这个狭窄不解除,内乳动脉是不能用在这个桥里面,这个病人就得取大隐静脉做移植物,远期通发率就不好了。这个病人要到了我们这里来,我们锁骨下面用支架解决,然后正常用内乳动脉搭桥,患者就会很受益,这就是刘主任讲的,同期我们的优点就看得出来了,既把锁骨下的狭窄解决了,同时又解决了动脉桥的问题,这在临床中还是比较多见的情况。[17:11]
[page]颈动脉和心脏的同期手术如何实现[/page]

  主持人:刚才您说那个如果是单次做手术,比如颈动脉出了病变,做颈动脉手术的时候可能心脏负担比较重,导致心脏出现问题,患者死亡等等。我们在同期手术之中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您刚才说我们也是要两个部位分开做的,比如先做颈动脉的部分,这个时候他的心脏也是承担负担的,这个难题如何解决呢?[17:12]

  刘鹏:这个不是难题。因为你在麻醉状态下和在病人清醒状态下,心情紧张程度是不一样的,麻醉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都好控制,不是说100%可控,但是你要做,好比先做哪个,后做哪个,这是很有讲究的。如果心脏、血压都不稳定的时候,一定要先做心脏,心脏稳定以后再做颈动脉,整个手术时间也就三个小时。当你颈动脉非常危险,心脏相对稳定的时候,要先把颈动脉解决掉。所谓围手术期发生心梗、脑梗的机率发生偏高,主要是手术前和手术后这段时间,不光单单是手术中的问题。尤其是手术后,病人情绪不稳定,血液循环动态不稳定,容易造成心梗或者容易造成脑梗。[17:12]

  主持人:叶教授,目前这样的同期手术,颈动脉和心脏的同期手术,在国内实现的多吗?[17:12]

  叶志东:国内总体我查过不到一百例,很少。但是国外的资料我也读过,国外开展比较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了,上世纪90年代就多了。在美国也一项调查,全美同期进行手术,差不多35000例,我说的是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加上冠状动脉搭桥,这里面97%的人是做这种手术,只有不到3%的人是颈动脉放支架,或者冠状动脉放支架,因为它比较新。实际上,这种经验在国外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也被国外的专家学者都认可的一个手术。很可惜,国内不仅是老百姓,我们专业人士目前认知程度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刘主任也好,我们也好,在国内国际会议,我们经常去报告我们这个同期治疗。两个目的,一是引起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另外我们告诉他,通过我们实际治疗,实际上危险很小,只要你有很好的手术团队,手术的安全性实际上是很高的。[17:12]

  主持人:这个技术是不是在国内推广还需要一些技术层面的要求?因为您刚才说,有的大夫可能只会做颈动脉的,就不会关注心脏方面。在这方面是不是也是一个限制呢?[17:12]

  刘鹏:是有一定的限制,我刚才已经讲了,颈动脉疾病在我们国内基本上介入科医生和血管外科医生和一部分是脑外科医生在做,心脏外科是心脏外科医生。不能像我们医院一样,一个人把这些事情都做下来。你可以做一个联合协作,比如颈动脉需要先做,这个病人找血管外科的或者找某某科的,先把颈动脉做了,然后心脏外科上去做。不一定一个人来完成,但是一个人来完成,除非手术配合是非常好的,不是一个人完成,可以作为一个团队互相协作也是可以的。我们今天在这里讲的,就是想介绍一下同期手术对病人是有好处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它相对是安全的。所以,我们主要想这么一点。至于说是分一组还是两组做,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当然一组做很好,没有这个条件的,分两组做。国外都是分两组做,国外职业医生都是专业化,做颈动脉的不允许做心脏,做心脏的不允许做颈动脉。国外大部分都是两组医生在做。我们国家也可以开展,可以两组医生配合。[17:12]
[page]颈动脉手术难度很大[/page]

  主持人:这个技术难度要求高吗?[17:12]

  刘鹏:做颈动脉本身要求技术很高,做心脏搭桥要求技术很高,这两种手术都是很高精尖的手术,当然要很好的培训。[17:12]

  叶志东:这个培训还是很长的时间。[17:13]

  主持人:这个手术需要专业的来做培训吗?[17:13]

  刘鹏:必须的。要想两个同期由一个人做一定要做培训。[17:13]

  主持人:这个培训机构是由谁来承担呢?学术研究。[17:13]

  刘鹏:比如你是心外科医生,你想现在做颈动脉,你到做颈动脉比较好的医院去学习,学习回来以后才能做。[17:13]

  主持人:较好还是不要手术,没有这种手术的状况,我们更好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避免各种状况的发生。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两位老师有什么建议呢?[17:13]

  刘鹏:动脉硬化的预防,咱们国内非常重视,刚才已经介绍了,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都是第一位的发病的原因。所说的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最高明的医生治疗未病,没得病的时候就预防了。怎么预防?小学生都这么累,天天熬夜这么长时间,打游戏打一夜,肯定高血压要来得很早、很快的。怎么样预防呢?首先从生活习惯,我们老祖宗告诉我们,早起早睡身体好,生活规律很重要,不能去熬夜,造成很紧张的状态,工作学习都要放松,这是从生活习惯上。饮食方面就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一定要特别注意了。多吃一些清淡的东西,这是属于一级预防,改善生活习惯,饮食的预防。有条件的喝点红酒、黄酒,这样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这些都是有好处的,就是饮食方面的养生。[17:13]

  刘鹏:二级预防,你有了这个病,二级预防要靠医生,吃一些预防的药,比如我们经常用的药,这都是降低血液粘稠度,别让它形成血栓,别把血管堵了,另外现在大家一致提倡的降脂药,虽然血脂不是很高,你有动脉粥样硬化以后,降脂药可以稳定斑块边破了,脱落了。但是,吃药,每种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能光想到好的,是药三分毒。比如降脂药吃时间长了对身体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经常查查肝功。这些事情作为我们的预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另外,有的糖尿病、高血压,积极进行治疗,不治疗就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后果。[17:14]

  叶志东:国内的病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平常的时候不来看病,一旦很严重的时候来求医生,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或者是能不能一刀就给我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刚才刘鹏主任已经强调了,一级预防很重要。为什么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心脑血管疾病上升,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人原来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使劲地吃,现在工作压力又大了,情绪又紧张,又缺少运动。我经常和患者讲,动脉硬化有很多危险因素,这些心脑血管都是动脉硬化造成的结果。我列了几类危险因素,一个一个地数,比如你是种族,你是白种人、黑种人,这个改变不了,种族可以有影响性的。性别,男性高于女性,但是最近又平衡了,因为女性的糖尿病上来了,糖尿病这个因素扭转过来了。年龄,45岁以上,50岁以上高发,现在有年轻化趋势。然后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然后肥胖,情绪激动,压力大,包括我们目前的大气污染,这些都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因素。事实上,性别改变不了,种族改变不了,家族遗传史改变不了,年龄只能越来越老,单独能控制的就是“三高”和肥胖,这些你细看一看,都是生活行为性疾病,就是你要勤劳,我前天看到报纸说了,这个很有钱,家和学校就200米还坐辆车去,现在的孩子就弄成这样了,你不得心脏病、不得脑血管疾病谁得呢?等得了病再找医生就晚了,还是强调适当运动,饮食控制好,不能好的随便吃,不好的不吃。然后每天要充满了微笑,性格开朗。只有这些预防好了,才减少你动脉硬化发生的年龄。[17:14]

  叶志东:另外二级预防刘主任也强调了,一旦你得了病没关系,因为现在医学确实发达了,我们有很好的办法,你老老实实到医院来听医生的。我们调查国内人还有一个问题,高血压他认为不是病,因为很多人高血压没有症状,我认为不疼不痒就不是病,为什么国内人发病率高还有一个原因,国内的高血压的发病率特别高,糖尿病不到了酮性酸中毒,他也不认为是糖尿病,也没有问题,肥胖,胖就胖吧,觉得挺有钱的样子。这些到了一定程度,你不去管它以后,血管突然出现了狭窄,缺血的时候,那时候你再来治就比较晚了。当然得了这些也不怕,我们把烟控制住,把血糖降下来,要严格控制好血糖,把血脂降下来,把体重减下来,这些还是能做到。这些控制好了以后,确确实实还是有血液改变的话,毫无疑问要找专科医生该手术做手术,该做介入做介入。毫无疑问。[17:14]
[page]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直接的关系[/page]

  主持人:总的来说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起来要首先从生活习惯做起,引起重视,关注自己的健康,如果真的一旦确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了,就要积极预防,避免卒中和心梗各种疾病。如果真的到手术,可以考虑我们的医生选择同期手术,减少它的风险,减少经济的负担等等。[17:14]

  刘鹏:还不光是这个。预防这个东西,比如今天我们讲,不说同期手术,比如就讲颈动脉的疾病,刚才已经讲了,它70%、80%,这种情况病人没有感觉,没有感觉的情况下,病人不去治,也不吃药,也不去做手术,你已经达到了80%、90%的狭窄,你不治,国外有一个前瞻性的研究,多组前瞻性的研究,来了一个病人,随机分走,这组病人做手术,另外一组病人不做手术,这种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65%以上,你不做手术这组,五年之内发生脑梗塞的几率大约是 28%,做手术这组五年之内发生脑梗塞的几率大约是2.8%,基本上是十倍的关系。国外的人为什么说,我刚才一开始讲的,他偏瘫的人非常少呢?发现这个问题及时治疗,我们国人现在就面临着认识的问题。我现在没事凭什么做手术,五年以后梗塞再说五年以后梗塞的事情。[17:14]

  刘鹏:再一个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直接的关系,现在高血压控制不好,以后就有可能发生动脉硬化,就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得了以后,不是说今天高血压吃了药降下来以后明天就不吃了。高血压这个药一般吃,你需要药物治疗的时候,就基本上终生离不开这个药。除非你像儿童、青年人得的,是因为高度紧张,血管还没有硬化的情况下,吃一段时间药缓解了,生活习惯改变以后,可以停药。中老年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基本上停不了药。所以不要有侥幸心理,今天吃了,明天不吃了,后天好了,那是不可能的。第二,加药的有很多种,有血管扩张药、利尿药,还有很多很多,你怎么样把它配合好,降血压吃药是一种学问,是一种专门的学问,不是说我久病成医,久病成不了医,这个观念一定要去掉。另外量血压也是非常重要,早中晚时间非常固定,早晨血压高,下午血压正常,应该什么时候吃药?就应该晚上吃药。晚上血压高,就应该早上吃药,因为药吃完了有一个吸收的高峰期和半衰期,不要认为自己久病成医了,能够什么都治了,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做检查、做治疗,听医生的话没有错。[17:14]

  主持人:感谢两位专家的精彩介绍,心血管疾病对人体伤害极大,建议大家日常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祝大家健康幸福!

  更多专家视角:

  专家张汉伟是如何看待脑血栓的

  魏翠柏教授解析:脑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金有豫教授谈脑血栓疾病用药问题

  吴伟康教授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魏翠柏教授讲述脑血栓患者的用药问题

   【文章转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