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郑树森:肝移植前景乐观

发布时间:2013-10-28 求医网

  按照供肝种植部位不同,可分为原位肝移植术和异位肝移植术。目前我国共进行了百余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数据显示,接受活体肝移植的肝病患者比等待尸体供肝的患者的存活率高得多。今天国内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将和网友互动一起聊聊灰指甲。


院士 郑树森

  主持人:首先请专家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郑树森:大家好!

  主持人:活体肝移植可怕吗?请您介绍一下。

  郑树森:社会应加强对活体肝移植技术的认识,正视活体肝移植。

  主持人:活体肝移植成发展趋势是什么?

  郑树森:据悉,广东的肝病发病率居国内**,有近一成八的人感染了乙肝病毒,超过国内平均水平的两倍。肝癌更是广东省三大癌症之一,很多肝病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2006年,广东省进行了180多例肝移植手术,占国内的九分之一,其中不乏活体移植案例。

  肝脏移植中心副主任陆敏强介绍,我国尸体肝脏供应比较紧张,而活体肝移植多采用亲友的肝脏,供体来源广,是各国肝脏移植手术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我国共进行了百余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数据显示,接受活体肝移植的肝病患者比等待尸体供肝的患者的存活率高得多。
[page]肝移植领域介绍[/page]

  主持人:肝移植领域将重新洗牌?

  郑树森:是的,目前,有些医院已开始活体肝移植的研究和应用,但由于大部分人认为活体肝移植风险大,技术不成熟,并且对肝脏特需可能有一定损伤,因此许多人不愿意向自己的家人提供肝脏。

  对此,我国从1995年就开始从事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研究工作,已有100多人接受了活体肝移植,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的6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接受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达100%。

  不过与国外和港台地区相比,我国内地的活体肝移植尚处起步阶段,相关的制度规范还不够健全,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活体移植可能引起非法的人体器官买卖,而且这种行为往往很隐蔽,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香港肝移植专家范上达也在专题报告中对活体移植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了香港同仁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的经验,为内地肝移植手术的伦理规范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另外,活体肝移植手术相当复杂,是外科手术中的高危区。因此,活体肝移植手术对医院的技术条件和医师的素质要求都很高。而目前国内的医院有一哄而上的趋势,许多不具备条件的医院争相上马开展肝移植手术,各医院水平参差不齐,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page]肝移植的术后护理[/page]

  主持人:肝移植的术后护理请您介绍一下。

  郑树森:1、饮食:在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水,但可经胃管少量药物管饲、如免疫遏制剂等,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2、体位:术后早期一般以平卧位或半卧位为主,坚持翻身拍背以利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尽早坐起锻炼,下地活动。

  3、吸氧: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必要的血氧分压,同时定时做雾化吸入治疗以湿化气道,以免痰液过于粘稠而难以咳出。

  4、各种引流管的处理:

  (1)胃管:应定时冲洗,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可经胃管注入药物,恢复排气及排便即可拔除。

  (2)尿管:留置尿管期间要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争取早期拔除,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中心静脉插管、动脉测压管及Swan-ganz导管:除中心静脉插管可保留一段时间用来维持输液外,其他导管均应在循环稳定24小时后及早拔除,并将导管优秀送细菌培养。CVP管保留期间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一旦怀疑感染应立刻拔除,可留置PICC管用作补液通道。

  (4)腹腔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被血块堵塞。引流量减少后应逐步拔除肝上引流管。右肝下引流管应在T管夹闭后拔除。

  (5)T管:肝脏移植术后留置T管,除胆道减压利于吻合口愈合的作用外,尚可观察胆汁性状,或经过窦道对某些胆道并发症进行治疗。应定期行胆汁细菌培养。术后1周行T管造影,确认无胆漏后可夹闭T管。怀疑有胆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放开T管,观察胆汁质量,取胆汁标本行细菌培养,必要时行胆道造影检查。T管拔除一般在术后3 - 4个月,拔管前应做T管造影。为防止拔管过程中胆漏的发生,可在拔除T管后马上沿窦道置入一根中心静脉插管,将其优秀置于窦道汇入胆总管处。留置一两天后,如未出现胆漏可逐步拔除。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精彩介绍,在此要注意,进行肝脏移植手术,一定要到正规的肝病医院,切不可乱投医,以防由于治疗不当而危害到生命!

  更多专家视角:

  索玉芬教授谈:肾移植的基本常识

  肾病专家余惠民接受采访谈肾移植的注意事项

  专家董隽谈:肾移植的基本常识

  【文章转自:9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