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曾国华:以肾补肾治疗肾结石不靠谱

发布时间:2013-12-09 求医网

  肾结石顾名思义,就是肾脏里面长出了“石头”,是肾病的一种。肾结石危害很大,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如何预防与治疗,一起听听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海印院区院长曾国华的介绍。


泌尿外科专家 曾国华

  专家简介: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腔内泌尿外科(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电切镜、腹腔镜等)微创外科治疗泌尿系结石、输尿管狭窄、泌尿系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疾病。

  主持人:曾主任,和我们打个招呼先!

  曾国华: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有数据显示,广州地区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有50%是尿结石患者,在北京该比例仅为10%,广东肾结石患者发病率位居于国内之首,肾结石的发病率南方明显高于北方。肾结石是如何引起的?

  曾国华:肾结石由多因素造成,常见的外因包括工作职业、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出汗多,尿液浓缩后肾结石的发病率较高。

  随着尿结石的患者人数的增多,医院床位也变得紧张。

  主持人:肾结石与年龄有关吗?最小的结石患者年龄多少?

  曾国华:同时在临床上发现不少肾结石病人病因不明。例如,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曾收治一名年仅7个月大的肾结石女婴,该患儿尿生化指标、内分泌均正常,也无先天性解剖畸形,当时考虑是否基因出了问题,而这名患儿成为该院微创中心进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手术最小年龄患者。
[page]肾结石与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page]

  主持人:肾结石与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曾国华:肾结石形成多数与患者的生活习惯相关,夏季炎热人体排汗多,是肾结石的高发季节,少喝水的人往往最容易中招。据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数据显示,在夏季期间患肾结石到医院急诊的病人比入夏前增加了3成,这些病人以20岁至50岁人群居多。

  此外,把饮料代替水解渴的人群也容易中招。很多年轻男性喜欢喝饮料,并且将饮料当成是白开水来解渴,这样做不但解不了渴,而且增加了患肾结石的几率。饮料中含的糖分较高,人体的水分浓度也会提高,容易患上结石等疾病。

  1、饮食无规律:饮食无规律将导致营养不均衡,加上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排出不及时,易形成肾结石。

  2、缺乏运动和饮水:少运动导致脂肪过量储存,少喝水导致排尿减少,尿液浓度过高,易结晶成分凝结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从而,易引起肾结石。

  3、不吃早餐:由于头天晚上的晚餐时间和第二天的午餐时间相隔过长,不吃早点势必导致肠胃的暴涨暴缩,从而将导致胆汁长期淤积在胆囊,影响胃酸分泌、胆汁排出,减弱消化系统功能,诱发肾结石。

  4、精神情绪:人际关系紧张及感情纠葛,导致长期郁闷,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引发肾结石。

  5、夜生活过度:有的人以为丰富的夜生活才酷,是享福,其实是找病、消福。加之过量饮用咖啡,也会引发肾结石。

  友情提示:通过上面北京307医院专家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给肾结石带来影响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结石病患者除了要注意这些还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结石病的治疗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如果您还有任何问题,您都可以在线联系我们的专家,进行咨询,我们全心为您服务。
[page]肾结石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page]

  主持人:肾结石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曾国华:肾结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多运动

  目前肾结石种类繁多,除尿酸结石以外,尚无**的药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多运动。但是这样只对0.6cm以下的部分肾结石患者有效,患者在自我治疗2周到4周时间后,到医院复查,如果肾结石还没有排除体外,患者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但是大部分患者的肾结石大于这个0.6cm,需要医生帮助治疗。目前医学上常见的微创治疗方法有体外冲击波碎石(即激光碎石法)、输尿管硬镜、软镜法、经皮肾镜法、腹腔镜手术法等。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粉碎肾结石创伤较少,但频繁体外冲击波碎石也会可能损害患者的肾脏。

  主持人:以肾补肾方法治疗肾结石可能吗?

  曾国华:很多人认为患上了肾结石,只要以肾补肾就可以了,曾国华教授说这种方法并不可取。预防结石可以多喝橙汁、柠檬汁等果酸饮料,果酸饮料中含有一种枸橼酸可以预防结石复发的作用。

  预防尿酸肾结石较好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少吃动物内脏,少喝啤酒、咖啡。肾脏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大量喝水,加快尿液的排出,才能有效预防结石形成。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精彩介绍,提醒大家改变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和减少结石的生长和发病。但是一旦患有肾结石,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更多专家视角:

  专家刘岩:摄取肉类多过导致肾病

  吴海英主任谈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文章转自: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