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03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们,大家好。现在食管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食管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一定要保护好。今天我们要为大家分享“食管癌手术的治疗原则”这一话题,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方文涛教授,你好。
方文涛教授:大家好!
专家简介: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 方文涛
方文涛,主任医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食管疾病临床诊治中心主任,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学科带头人。专长肺癌、食管癌、食管良性疾病,及纵隔、气管等胸部常见病的外科诊治,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及综合治疗
主持人:外科手术是食管癌的优选治疗方法吗?
方文涛教授:治疗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肿瘤的最大希望。一直以来,我国食管癌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最近几年,我国医生对食管癌诊疗的认识有了很大变化,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控更严格。
2011年,《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出版,强调“以手术为主的食管癌综合治疗”的原则。一方面,我国多数食管癌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是中晚期。虽然有些人的局部病灶能切得很干净,但可能已经有了肉眼看不到的转移。这导致术后两三年内易复发,手术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传统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甚至因手术创伤引起的死亡,也是存在的。如果手术的负面影响和风险超过收益,就不适合优选手术。
传统手术适应证:三期以下、身体状况良好
主持人:哪些患者优选传统手术治疗?
方文涛教授:从原则上看,第一要考虑肿瘤本身的发展情况,即明确肿瘤分期。根据肿瘤解剖学,结合淋巴结转移及身体其他部位转移等情况,有一个国际统一的TNM分期标准,将肿瘤分为0—Ⅳ的五期,每期里又分A、B、C等不同阶段。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指出,Ⅲ期以下的食管癌,即病变没有侵犯重要器官、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转移不多,没有远处转移征象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第二,要考虑患者的身体功能,即没有严重心、脑、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没有严重的伴随疾病,身体状况能耐受开胸手术。
第三,如果患者病情符合上述条件,但年纪较大,如超过80岁,且合并一些慢性疾病,要格外慎重。
Ⅲc期以上是禁忌
[page]颈段食管癌不适合优选手术 [/page]
主持人:哪些情况是手术禁忌证?
方文涛教授:《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指出,Ⅲc期—Ⅳ期患者,即病变严重外侵,有多处和多个淋巴结转移,有全身其他器官转移;或心、肺、肝、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如合并低肺功能、心力衰竭、半年以内发生过心肌梗死、严重肝硬化及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属于外科治疗的禁忌证。
颈段食管癌不适合优选手术
主持人:肿瘤发生位置,对手术有影响吗?
方文涛教授:有。食管癌按照发生位置不同,可分为颈段、胸段和胸下段。国内绝大多数的食管癌,都发生在胸段,适合手术治疗。且我国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技术很好,效果理想。欧美国家的食管癌主要发生在胸下段,即食管和胃交界处,也适合手术治疗。
主持人:颈段食管癌不适合手术?
方文涛教授:是的,颈段食管癌的优选治疗方法是同期放化疗。首先,颈段周围有很多重要的器官和大血管,肿瘤比较难切干净,手术效果不理想。
其次,在去除肿瘤时,可能要摘除喉咙。这样一来,病人没法讲话了。若他不识字,就和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联系,生活质量会下降。
最后,颈部相对浅表,它不像胸部那样深埋在体腔内,因此放化疗较少受周围组织、器官的影响,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需切除病灶和食管
主持人:食管癌手术是否要切除一段食道?
方文涛教授:首先是切除病灶,即肿瘤本身,然后要切除一段食管。食道是一个管道,有黏膜层、黏膜下层、基层、外膜层等。每个层次有自己的特殊结构。其中黏膜下层淋巴管是一条重要的防御线。假使肉眼看到的肿瘤有三四厘米大,但其侵犯程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这一范围。一旦肿瘤侵犯到黏膜下层淋巴管,就会顺着管道向上或向下走。这意味着转移。因此,为避免淋巴管道内残留癌细胞,医生要切除一段食管。
切除食管的长度和肿瘤发生部位关系不大,一般都是切除几乎整个长度的食管。
淋巴结清扫越多越好
[page]淋巴结清扫越多越好 [/page]
主持人:手术是否要清扫淋巴结,是不是清扫越多越好?
方文涛教授:是的。食管是一个特别的器官,虽然只有两三厘米粗,但上下范围有20多厘米长,从颈部一直延伸到腹部,跨越了颈、胸、腹三个身体区域。一旦食管出现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范围非常大,可以有颈部淋巴结、胸腔淋巴结转移,也可以有腹部淋巴结转移,必须有效清除。
淋巴结清扫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清扫越干净,意味着肿瘤摘除越干净,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性越大。第二,至少能提高局部控制的有效率,降低局部复发几率。第三,明确肿瘤分期。刚才说到,明确淋巴结转移的个数,才能给病情准确分期。一般分成4个档次,转移0个淋巴结是0级,转移1—2个淋巴结是A级,3—6个是B级,7个以上是C级。因此,要确认肿瘤分期,至少要清扫12—15个淋巴结。这是《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中提及、必须要做到的事。
并发症分两种
主持人:食管癌外科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方文涛教授:常见并发症分两类,一类是功能性并发症,主要源于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如术前就有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术后更易出现感染、心律失常。有的患者血管状况不佳,术后易出现深静脉栓塞。
另一类是技术性并发症,如吻合口瘘、狭窄等。这类并发症和外科操作有关,很难一定避免。
任何外科手术都有并发症风险,这是医生要考虑的问题,患者或家属很难预防。首先,医生要选择合适的病人。心肺功能不好的,长期吸烟的,或年纪较大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的几率高,手术时就要格外小心,术后加强看护。其次,这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于术前做一些呼吸道的功能锻炼,对康复有好处。最后,针对吻合口狭窄等,可以采用食管扩张来缓解。
术后常见消化道问题
[page]食道癌术后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page]
主持人:术后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方文涛教授:有很多。其中伤口疼痛和消化道症状最常见。任何手术都有切口,食管手术的切口不止一个,疼痛在所难免。术后早期,医生会处方一些止痛药物,帮助患者减轻不适,从而充分休息。
在消化道症状中,以胃口变差,反流、泛酸等多见。手术会切断一部分管理消化道的迷走神经,且需要用胃或肠来替代食管。因此,患者的胃容量会变小,胃动力下降,稍微吃点东西就觉得饱胀,吃多一点就易反流。
反酸是因为胃和食管交界处的贲门出了问题。贲门是胃的“守门人”。正常人进食后,这扇门是关着,不允许胃液外溢。但食管癌术后,这扇门被拆除了,胃液容易倒流进食管,造成反酸。
手术前后,我们会告知患者如何避免这些消化道症状,如早期要少食多餐,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要多运动。症状明显者可以辅助用一些加强胃肠动力、助消化的药,也可服一些中药调理肠胃。严格遵医嘱的话,多数病人都能恢复到较正常的生活状态。
主持人:最后提醒患者食管癌与大家健康的生活状态有关系,癌变大多都是来自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为了避免激发癌基因所以要从调理身边不良的饮食结构开始。日常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品,和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
更多专家视角:
【文章转自:好大夫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