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桥医院骨科教授周跃: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前景

发布时间:2014-01-23 求医网

  关节退行性变,就是指随着时间的流失,年龄的增长,在人体关节处出现轻重不同的衰退、老化、退化现象,严重的成为病变,引发骨刺演化为各种关节疾病,影响工作和生活。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特别是50~60岁的老年人。今天重庆新桥医院骨科教授周跃将为我们介绍脊柱外科手术微创化治疗,通过周跃教授的介绍,希望能给患者们带去帮助。


重庆新桥医院骨科教授 周跃

  专家简介:

  周跃教授从事脊柱外科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目前重点研究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内窥镜下颈椎、胸椎、腰椎的十余项微创外科治疗技术,临床效果显著,填补了国内微创脊柱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目前已成功完成各类微创脊柱外科手术5800余例,手术例数、手术效果、技术方法与水平均居国内优秀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专业特长:脊柱及脊髓疾病与损伤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特别是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内窥镜下颈椎、胸椎、腰椎的外科手术,取得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脊柱和脊髓损伤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脊柱侧弯矫形手术、脊柱创伤、退行性变和肿瘤等手术治疗,尤其是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

  主持人:由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10年7月11日在新桥医院投入前期临床试验。这是世界上首台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机器人系统。请您谈谈研发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的初衷是什么?

  周跃教授:脊柱外科手术的微创化、数字化、智能化本身就是现代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一个标志,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来讲,由于精确度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和精准,目前医生需要借助X光来完成手术中的定位、切割、磨削乃至螺钉的植入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在X光的引导下完成。我们知道,X光虽然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射线本身对医生身体的伤害太大,这一点限制阻碍了脊柱微创手术的发展。其他领域的微创外科,比如普外、胸外、肝胆、妇产等的微创手术发展很快,因为不需要依赖X光的帮助。很多骨科医生对于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既爱又怕,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手术本身的技术操作难度高,但这个是通过训练可以解决的;第二点是医生在手术中会接触到大量的X射线,伤害非常大。所以我们就想能否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帮助医生完成这个手术,既保证了手术的精准性,又能避免医生受到X射线的伤害。目前,我们认为导航系统和手术机器人是非常好的选择,特别是手术机器人,与导航相比,还具备一定的智能功能。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研发了这个手术机器人。

  [page]手术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page]

  主持人:您和您的团队研发的手术机器人目前在脊柱外科应用的现状如何?主要能够完成哪些工作?手术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周跃教授:我们目前研发的是第一代,还只是个样机。在研发的过程中,涉及到机器臂自由度的精确控制问题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部分工作可以在医生的遥控下完成手术的操作,但是整个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还是需要医生来操控,尚不具有任何的智能功能。所以,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赋予手术机器人一部分的智能功能。

  我们知道,人的骨头是恒定的,手术前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法在计算机上重建个体化的骨骼结构,医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并且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手术操作,做到我们满意为止。我们希望把这部分功能赋予机器人,让它能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一部分手术操作。当然,这些工作的前提是要保证手术的安全。作为外科医生,我们都知道,外科医生做手术时是有手感的,通过手感可以判断哪些是骨头,哪些是软组织。那么,如何让机器人有感觉,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还有神经定位问题,我们需要使机器人在靠近神经时能得到信号,从而避开重要的神经。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机器人的研究,我觉得临床安全使用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主持人:谢谢周教授!最后我们祝广大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更多专家视角:

  李敏主任阐述老人退行性关节炎护理措施

  专家杨宏斌谈:关注上班族腰椎健康

  骨科专家韦峰教授谈脊柱退行性变

  雷庆凯专家谈中晚期膝关节关节炎防治

  【文章转自: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