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27 求医网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很容易危及到人们的生命,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颈动脉狭窄,那么,具体需要怎么做呢?下面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崔世军为大家详细介绍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知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崔世军
专家简介:
科 室: 北京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职 称: 副主任医师
擅 长: 基因药治疗糖尿病足、脉管炎、下肢动脉闭塞症,颈动脉、锁骨下、肾动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透析动静脉造瘘。
主持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头晕的现象,有的人是经常头晕,有的人偶尔头晕,头晕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术上它是怎么描述的?
崔世军主任:头晕是主观感受,任何仪器也测不出晕或不晕。主观感受有两种,一种是旋转性头晕,一种是一般性头晕。旋转性头晕就是感觉地不平、脚不稳。一般性头晕就是眼前发黑,头重脚轻。
主持人:这两种头晕是怎么引起的呢?
崔世军主任:旋转性头晕分成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中枢性的,负责人体平衡感的中枢神经包括小脑、延髓,再有是大脑当然也有一些负责平衡的功能。再有一些是外周性的原因,比如中耳、前庭,是负责人体平衡的。如果这部分产生病变比如说肿瘤、炎症也可以引起头晕。如果是一般性的头晕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比如说贫血的病人,比如说肺部疾病比较严重的病人,携氧的功能就差了,脑供血不足会产生头重脚轻,头发懵的感觉。再有是心源性的。再有比如说眼部疾病,很多人严重的驱光不正,因为眼睛也会负责平衡的功能,有时候闭上眼睛就站不正,就说明眼睛在调节平衡里面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再有比如说血压性头晕。血压高了会产生头晕,突然一个高血压会造成高血压脑病,是高血压的一个急症,很多人感到头晕、头疼、恶心、心慌的症状都是由于血压突然太高,达到脑血管承受能力的极限了,产生这么一个症状。再有是血压偏低,有一些人血压偏低,稍微从卧位转成站位就会引起头晕的症状。
主持人:头晕还是我们要重视的,基本上是有病症在里面。
崔世军主任:头晕的话,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不能说十个人有八个人吧,但是很多患者有这种感受。
主持人: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缓解一下?
崔世军主任:像头晕较好的治疗方法都是搞清它的原因,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我们有全身性疾病的时候,纠正贫血,改善心功能,治疗心率失常,把血压控制好,不要太高,不要太低,纠正全身系统性的疾病,平常多做一些检查。老年人经常自己给自己量个血压测个脉搏。脉搏很重要,比如说心率失常在脉搏上参差不齐。如果是脑供血不足,也可以反映在双侧脉搏强弱不等。再有是到医院做一些常规化验检查,比如说查血常规看看血色素低不低,做一个生化检查看一看血脂高不高,血脂高相对的脑供血不足也会出现。再有是做一些专科性的检查,比如说胸部的X线检查,再有是做一个颈椎的核磁共振,颈椎病并有一种类型是可以引起头晕的,就是颈椎的压迫造成后脑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另外是做脑部的CT,脑部的核磁共振,脑部血流,主要是看有无脑血栓,脑供血不足,脑血流的改变都可以通过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确实有这些问题,就采取相应的措施,严重的话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解决。比如说作为我们血管外科的疾病来讲有几种疾病是血管源性头晕。
主持人:这个血管源性头晕是什么引起的?
崔世军主任:血管源性头晕主要是由供应脑部的血管病变,主要是狭窄性的或闭塞性的病引起的头晕。最常见的是三种疾病,一个是颈动脉供血不足,一个是椎动脉供血不足,还有一个是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这三种疾病最常见。
主持人:咱们的血管源性头晕有没有一个好的缓解方法或者是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崔世军主任:看一个图片,我给大家讲解一下,通过这个图片可以看到,供应脑部的血管主要是四个,两根颈动脉是供应大脑,两根椎动脉是供应后脑,这是脑部供血的解剖图。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就是那两个圈的部位是锁骨下动脉,因为椎动脉是发自锁骨下动脉。经常见的发病部位就是这两个位置。
主持人:您说了三种狭窄的的问题。颈动脉狭窄都有什么危害呢?
崔世军主任:颈动脉狭窄危害还是相当大的,据学术的统计,脑中风的病人有20%—40%是由于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所以说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占中风病人是很大比例的。另外严重程度也是相当厉害的,严重的脑中风第一次发作就会有38%的病人死亡,第二次发作再加10%。所以说脑血管病出现脑中风会导致死亡,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在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它造成的。如果是一些轻的脑缺血,比如说叫TIA发作,短暂性的发作,半个小时,两个小时,这个脑缺血的症状就好了,这种病人,在90天以内出现不可恢复的脑中风的比例是10%左右。
[page]如何通过检测确诊颈动脉狭窄 [/page]
主持人:还是非常高的。
崔世军主任:是。不要小看短暂性的脑缺血,它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所以颈动脉狭窄可以看作是你身上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引爆了,危险性还是相当大的。再有一点,颈动脉狭窄在老年人中是非常常见的,由于老年人动脉硬化病变很常见,超过65岁的老年人,其中男性有75%都可以有颈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女性是62%。
主持人:听到关于颈动脉狭窄还是非常可怕的,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受来检测到我们是不是有颈动脉狭窄呢?
崔世军主任:咱们还是有一些检查手段能够很早的发现颈动脉狭窄的。最常用的都无创性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手段,比如说彩色多普勒超声,各大医院都能做。脑血管的患者分两个部位,一个是颅外段,用B超能看到,一个是颅内段,用多普勒超声看。这两个结合起来看结果。有是一个CT血管造影,原理跟核磁差不多。再有是侵袭性的检查手段,就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检查手段,就是脑血管造影,它是金标准,就是检查最准确。脑血管造影说有狭窄,有闭塞,就一定没问题,几乎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是有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讲,出现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造影过程中出现脑梗塞这种几率是千分之一,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主持人:采用什么方法治疗呢?
崔世军主任:治疗来讲是两种,一种是相对保守的治疗,如果狭窄的程度不是很厉害,病变程度不是很严重,主要推荐的是保守治疗,服药,长期服用药物,服用的药物一般是两种,一类是抗血小板类的药物,像阿司匹林,氯吡咯雷,吃一种就可以了。同时要加上降脂类的药物,比推荐的是他汀类的药物,长期随访研究表明,他汀类的降血药物和抗血小板类药物长期适用能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这种方法能预防大多数的脑中风的发作。再有是手术治疗了,针对比较严重的狭窄的病人,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主持人:我们一般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术呢?
崔世军主任:手术的方法现在针对颈动脉狭窄来讲的话,是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颈动脉的内膜剥脱术,就是把颈动脉切开,把硬化斑块切除。咱们可以看一看录像片,看一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录像。这个是脑血管造影的检查,颈动脉有一个严重的狭窄,超过80%了。这是病人手术的情况,切开颈部的皮肤,游离出颈动脉,充分曝露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家看这个为了保证不出脑缺血,要用临时性的塑料管道。大家看到把血管剪开了,可以看到里面黄颜色就是很严重的动脉硬化的斑块,不停的冲洗,防治硬化斑块的渣子脱落。这是在放颈动脉的转流管,防治术中出现脑供血不足,造成脑梗死。这是在剥离斑块。这是把硬化斑块从血管中膜上剥下来,这是完整的剥下来的斑块。这时候我们仔细的处理创面,防治小的碎渣子,纤维性的内膜片冲到脑子里造成术中术后的脑梗塞,一定处理的很细致。大家看这个白色的东西,这是一个人工的补片,因为我们血管切开之后再缝起来就会相对产生一定的狭窄。
主持人:而且因为血管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细。
崔世军主任:血管很细所以要补一个片,保证通畅。缝合差不多的时候就把转流管拿开了。好,恢复脑供血。大家看到这个内膜剥脱术就完成了。
[page]颈动脉的手术适应症及效果 [/page]
主持人:这个是在颈部的侧面做的吗?
崔世军主任:在颈动脉的表面切开,做这么一个手术。
主持人:像咱们这个手术,去年大概做了几例这样的手术?
崔世军主任:我们做了一百多例。
主持人:网友问,您说了脑中风的老年病人很多,如果他有头晕的情况出现的话,您建议多少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做这个检查呢?
崔世军主任:一般超过60岁的老年人都要每年都需要做一次颈动脉的彩超和多普勒超声。
主持人:这也提醒老年人除了日常的体检之外,要注重检查。
崔世军主任:重视筛查。
主持人:有没有什么人不适合做这个颈动脉的手术?
崔世军主任:颈动脉的手术也是一个适应症。一定适应症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强烈推荐你手术,如果不做几年之内出现危险情况的就高。已经有症状病人,同时你的影像学检查提示狭窄已经超过80%,这种病人就强烈推荐你进行手术。再有一种也是有症状的病人,如果说超声发现你的斑块是一种溃疡型斑块,溃疡型斑块就意味着不停有一些硬化斑块的小渣子会被血冲到颅内,那么强烈推荐你把它切除掉。还有一些极个别的病人用超声就能看到斑块是活动性斑块,这种危险性更大,这些病人是一定适应症,一旦发现赶快做手术,不做的话,后果很严重。还有一部分病人是相对适应症,比如说一些没有症状的病人,没有出现短暂的症状,也没有出现脑梗塞,仅仅是超声波或者是CT发现颈动脉狭窄,这是相对的适应症,一段时间内,比如说三年内这种病人出现脑中风的几率一般来讲是20%到40%,那么也建议你尽快把手术做了。狭窄程度70%双侧病变,70%又没有病变,还是建议你把这个手术做了。再有是颈动脉的狭窄程度是单侧病变,如果是50%到70%的狭窄,但是你要进行比如说全麻的手术,比如说胃有毛病,或者比如骨头摔断了,如果你的颈动脉是50%到70%的狭窄,做全麻风险也是相当大的,也可能会出现脑卒中,脑中风,建议你把这个斑块去掉,保证你全麻手术的安全性。
如果病人年龄很大了,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方面的病,整体的状况不是很大,对手术的耐受力会差,我们建议做颈动脉的支架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对全身影响很小,但是需要一些特殊的装备和器械能完成。
主持人:这个颈动脉的支架手术是不是不如刚才的手术效果好?
崔世军主任:支架手术在远期效果方面,比如说10年、20年,要比内膜剥脱要差一些,但是近期效果是一样,很多病人选择做支架手术。现在我们看到正在放一个支架的手术,这是先放好保护伞,你看扩张一下,有小的斑块掉下来,但是不要怕,这个保护伞保证渣子不掉到颅内。再进行支架的后扩张,这个过程当中都会有小的渣子掉下来,我们的保护伞能保证碎渣子不掉到颅内,这个手术是微创手术,只是在大腿根的部位有一个一两毫米的针眼。
主持人:这个手术需要全麻吗?
崔世军主任:这个手术局部麻醉就可以。
[page]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page]
主持人:谢谢您的介绍。您之前说过咱们的头晕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在,您也说到椎动脉狭窄,这个椎动脉的狭窄和颈动脉的狭窄在诊断上有什么不同吗?
崔世军主任:椎动脉狭窄在诊断上和颈动脉狭窄没有太特殊的不同,但是椎动脉狭窄引起的是后循环的缺血,就是小脑延髓这一部分的脑供血。延髓是生命中枢,包括呼吸,包括心跳,中枢调节神经,都在延髓这一部分,所以说后循环的缺血,它的危害性比颈动脉,就是大脑的缺血还要严重。比如说大脑的梗塞,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梗塞是造成偏瘫。如果是椎动脉的梗塞,那么可能是一个全瘫,四肢都不能动,所以它的危害性比颈动脉还要大。一般来讲的话,症状性的椎动脉狭窄,就是有一些后循环缺血的椎动脉狭窄,五年的中风发生率是30%到35%,这部分病人的危险性也是相当高的。另外,咱们可以把之前看过的血管解剖的图调出来给大家讲一下。大家可以看到两根椎动脉进入颅内以后会合成一条叫基底动脉,如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残性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17倍,它的发生率18%。从诊断上来讲也是用多普勒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主持人:我们检查的时候可以颈动脉和椎动脉一起检查吗?
崔世军主任:可以一起检查,这两个都是颅外段病变,可以一起检查。
主持人:咱们说的关于椎动脉狭窄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治疗也通过手术吗,还是推动药物治疗?
崔世军主任:病变比较轻的病人也是可以用药物治疗,方法也是一样抗血小板药物加降脂药物,如果是严重的椎动脉供血不足,一般是介入治疗,因为椎动脉开口的位置是在胸腔的很深的位置,做手术要开很深才能够得到,创伤也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介入治疗是什么?
崔世军主任:比如说放支架。咱们可以看一段椎动脉的手术过程。大家看到通过造影像很细的脑部病变就椎动脉的起始部位的狭窄,这个是在X光下打一个虚拟的路径,通过这个路径,X光透视下把一个很细的导丝放在椎动脉里,沿着这个导丝把支架放到位。
主持人:这个用的跟之前用的是一样的吗?
崔世军主任:导丝、导管这些都大同小异。这种支架是一种球扩性支架,支架套在球囊上。
主持人:您说的椎动脉狭窄是可以通过支架手术来缓解。
崔世军主任:是。
[page]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page]
主持人:除了颈动脉狭窄和椎动脉狭窄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是叫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这个大家可能听起来就感觉非常陌生,您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是什么样的情况。
崔世军主任: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大家肯定是很少听到这个名字,又非常绕口,实际上它是常见的疾病。在血管外科,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锁骨下动脉的狭窄或者是闭塞造成的椎动脉的血管方向的逆转。有一个示意图可以放一下。通过造影可以看,椎动脉上去,血流不是往颅内去,而是往对侧去了,就是锁骨下动脉去了。它不是供应的脑子,而是上肢,原因是闭塞的,通过颅内的交通枝,椎动脉的血流方向逆转,所以症状就是在你上肢活动的时候。
主持人:正常是供应大脑的。
崔世军主任:正常人是往颅内去。所以说锁骨下动脉窃血窃的是哪儿的血?偷的是后循环,小脑延髓这些部位的血,所以上肢活动多的时候脑供血就更不足。这种病人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头晕加上无脉,一侧的脉搏摸不清楚。大家给自己号脉的时候看看是不是对称的。如果收缩压(就是高压),双侧相差20个毫米汞柱以上就很有可能是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是闭塞,这种人就容易出现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同时你到医院检查可以听到杂音。再有是做彩色多普勒超声,侵袭性的检查就是血管造影,就能确诊这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主持人:这种病对我们上肢的活动也是有影响的。
崔世军主任:上肢不能长时间的上举,举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垂住,是这种情况。
主持人: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呢?
崔世军主任:和椎动脉差不多的,也是绝大部分需要介入治疗,因为这个部位和椎动脉开口的位置一样,也是胸腔很深的位置,直接手术困难大,创伤大。大家看一下锁骨下动脉的录像片。通过造影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明显的锁骨下动脉狭窄,开始测量,测量长度,血管的直径。通过准确的测量,我们选择合适的球囊或者支架,同样也是在一个路径图的条件下,放入一个球扩式的支架,就是球囊扩张的同时把支架放到位。大家可以看到,球囊扩张同时,这是在进行定位,通过造影的方法,准确的定位球囊和支架的位置。这些操作都是在很细的导丝导引下进行,现在球囊要打起来了,好,球囊已经张开,大家看那个颜色深的位置就是一个球囊的形状,好,支架放完之后进行造影,狭窄已经消失了。大家再看这个示意图,通过同侧的颈动脉做一个搭桥。
主持人:人工的血管。
崔世军主任:人工的,相当于一个立交桥。还有一个是从对侧的腋动脉可以做一个搭桥。创伤也不大,伤口也比较小,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椎动脉狭窄和锁骨下动脉狭窄去年医院做了多少例这类的手术?
崔世军主任:这类病人还是不少的,应该大概是在200台以内,180到200台,差不多,应该是这个差不多的数据。
[page]高血脂患者如何预防动脉狭窄 [/page]
主持人:咱们的支架如果植入人体之后有没有排异的?
崔世军主任:这个没有。
主持人:它岂不是越来越窄吗?
崔世军主任:但是毕竟把他大部分的狭窄问题解决了。
主持人:也就是植入的支架是不能取出来了。
崔世军主任:很少能取出来,除非做开刀手术。因为支架再狭窄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彻底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个疾病本身不是能治愈的疾病,它不像阑尾炎,你20岁做手术,80岁也不会再得。而它是一个老年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停的进展。当然动脉硬化和一些危险因素也是相关的,比如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都是直接的因素,把它们都控制住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进展的速度,但是有一样你是没法控制的,年龄是没法控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的程度还是会进展的,是这样的。
主持人:您再介绍一下对血液比较粘稠或者是血脂高的网友有什么注意的,防止自己的动脉狭窄?
崔世军主任:动脉狭窄的预防刚才说了,第一是抗血小板的药物,经常有一些门诊的病人说做一个超声,一看颈动脉有硬化斑块了,很着急,很害怕,就来找我。我说不用着急,不用害怕。一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加上他汀类的药物,在很长时间内可以预防脑中风发作。
主持人:是终身吃药还是情况改善之后就可以停药?
崔世军主任:应该是终身服用。但是一部分病人对他汀类的药物耐受程度还是有限的,因为他汀类的药物通过肝脏代谢,3%左右的病人会出现肝功能升高的现象。再有是抗血小板药,一些出血体质的病人,比如说胃溃疡出血,消化道的出血,或者是颅内的出血性病变的病人这些抗血小板药也不能应用,但是绝大多数的病人可以采取一级预防的两种用药,预防中风也好,或者心血管病的发生。再有是很多病人在门诊问我,我能不能通过几个月或者是一个季度输一次液来解决。这是可以的,但是只能解决你当时的问题,比如说输两周或者是三周,你的血液粘稠度能解决,但是你不能天天输液,药物能天天吃,最终还是要靠口服药物来解决。
主持人:大家注意到了,不是头晕特别简单的就能解决的,头晕带来一些病症,让大家提高警惕,注意到医院做一个检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多专家视角:
【文章转自:好大夫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