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13 求医网
三叉神经痛,被戏称为“天下第一痛”,一发作时无论是说话、打哈欠、张口咀嚼,或是稍稍触碰口腔内、面颊部,都可能引来面部一阵钻心刺骨的剧痛。经常有病人被误诊为牙病,甚至因此拔掉了整口牙齿,下面我们听听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任张湘民教授是怎么分析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任 张湘民
专家简介:
科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导师资格:硕士导师
最高学历:医学硕士
主持人:三叉神经痛“一触即发”,发病原因较多,具体有哪些因素呢?
张湘民:对此至今仍无确切病因。多数研究者将其主要概括为:中枢性病因和周围性病因。三叉神经是第五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较粗大的混合性神经,其中以感觉神经为主,主管着头面部敏感区域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等感受;另有运动神经主要支配咀嚼肌运动。
可以这样说,在三叉神经这束“电缆”中,有的导线是传导痛觉的,有的是传导温度觉的,有的是传导触觉的,有的则传导运动冲动。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彼此绝缘、互不干扰。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就不是这样了。比如三叉神经根部常受到紧贴它的血管的弹拨挤压,在促发其脱髓鞘变的同时,血管的搏动还会起到激发“漏电”、“短路”的作用,致使触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内的冲动,可能由于“短路”而先传入痛觉纤维,继而传入痛觉中枢。这样,原本是运动冲动或触觉刺激的便转化成疼痛的感受。这就是三叉神经痛发生的基本原理。
主持人:三叉神经痛常被误为牙痛,这两种病有什么区别吗?
张湘民:我曾接诊过一些患者,误把三叉神经痛当牙痛,甚至拔掉了整口牙齿,但疼痛没有丝毫的缓解。原因就是支配牙齿感觉的神经是三叉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痛可以放射至牙齿,使人觉得是牙齿痛,于是牙齿就成了“替死鬼”。
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牙痛是牙病引起的,一般同时有牙病的其他表现,而且牙病不除,牙痛不止,持续时间较长;而三叉神经痛的特征,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如闪电,似刀割,使人难以忍受,但每次痛的时间短,反复发作。痛的范围常为三叉神经三支的其中一支或两支,多为上颌支或下颌支,比一般牙痛的范围宽。
[page]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哪些方法 [/page]
主持人:治疗三叉神经痛目前有哪些好的方法吗?
张湘民: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目前三叉神经痛早期治疗以口服止痛药物为主,但若长期服用止痛药,不但会药物耐受,且有不同的药物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降低。此外,还有周围神经的封闭治疗,可短期缓解疼痛。中医中药也有一定疗效。若三叉神经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而反复发作,可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有神经根处的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根切断术及针对周围支的切断或撕脱术等。手术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长期疗效,但同时也会有相应的手术并发症。就目前而言,开颅手术的治愈率较高,但是手术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另外患者还可以选择经鼻内镜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手术。内镜手术适应症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上颌支支配区域疼痛者和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其他治疗复发者,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或不愿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手术在内镜直视下操作,创伤小、定位准。术中经鼻腔进路,避免了术后面部遗留疤痕,不影响患者的美观。
主持人:好的,感谢专家的介绍,最后祝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
结束语: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优方式才是正确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复发率。鼻内镜微创手术亦不例外。
更多专家视角:
【文章转自:搜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