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0 求医网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疾病,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其致残和致死率颇高,也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很多人对它还不了解,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下面一起听听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炳祥教授的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吴炳祥教授
专家简介:
职 称:主任医师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毕业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持人:近年来,肺动脉高压暨右心功能研究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难点。我们知道,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首届北方肺动脉高压峰会论坛于2010年01月17日在哈尔滨召开。作为大会主席,请您谈谈会议举办的宗旨及其前景规划?
吴炳祥教授: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暨右心功能研究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难点。肺血管疾病涉及心内科、心外科、呼吸科、风湿免疫科、重症监护科及儿科等相关学科,其诊断相对困难、治疗棘手。随着对PAH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已突破了传统的吸氧、强心、利尿、钙离子拮抗剂和抗凝等治疗,经过近10余年的发展,国外PAH患者的预后已明显改善,主要归功于临床医生诊断意识的提高及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与推广使用。但我国大多数临床医生对PAH及右心功能的认知水平仍很有限。为提高广大临床医生的PAH暨右心功能的诊治水平,我们举办此次会议。
主持人:临床上能够准确说出PAH定义的医生并不多,大多数医生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最常见的如仍用诊断术语“原发性PAH”,但这一诊断术语在2003年的第三次WHO威尼斯肺高压会议就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对此,请您谈谈什么是PAH,目前我国临床上对PAH的认知程度与治疗现状如何?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炳祥教授:临床上很多医生都听说过PAH,但能准确说出PAH定义的医生并不多,多数医生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常见问题是仍用诊断术语“原发性PAH”,而这一诊断术语在2003年的第三次WHO威尼斯肺高压会议上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PAH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最终引起右心衰竭至死亡。PAH的诊断标准:静息状态下,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25mmHg,肺毛压≤15mmHg,且肺阻力>3 wood。临床上很多的临床医生,仅凭心脏超声就作出PAH的诊断,这是非常不规范的。心脏超声只是筛查PAH的一种手段,不能作为最终确诊的依据。PAH的诊断必须通过右心导管检查来确诊,而且是标准的完整的右心导管检查,不能一看心导管测肺动脉压 力升高就诊断PAH,同时应有肺毛细血管血压、肺血管阻力等重要血流动力学参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80s对特发性PAH患者的注册登记研究显示,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2.8年,我国患者预后可能更差。原因是我国PAH患者漏诊、误诊很常见,延误治疗,影响患者生存预后;我国PAH的治疗仍局限于吸氧、强心、利尿、钙离子拮抗剂等。PAH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滥用钙离子拮抗剂,不合理使用ACEI、静点α受体阻断剂等等。要知道,PAH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的前提是该患者的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是阳性,而对于阴性的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不但达不到疗效,还可能本末倒置,加重病情。此外,单纯由PAH导致的右心衰竭不合并左心衰竭时,没有证据表明使用ACEI是有益的,多数PAH学者不支持单纯的右心衰竭使用ACEI。对于α受体阻断剂在PAH中的治疗作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肺高压指南和(或)专家共识均不作推荐。1992年依前列醇(Flolan)问世后,挽救了许多的PAH患者的生命,Flolan是治疗PAH的第一个靶向治疗药物。随着我国临床医生PAH诊断水平的提高及对PAH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更多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推广使用,我国PAH患者的预后将呈现一个新的局面。
[page]临床在对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相关药品价格介绍 [/page]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PAH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滥用钙离子拮抗剂,对于急性肺血管阴性的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本末倒置,加重患者病情。对此可否请您谈谈在PAH治疗中如何正确规范应用钙离子拮抗剂?临床在对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相关药品价格如何,患者是否能够承受?
吴炳祥教授:对于各类肺动脉高压患者,尤其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疾病早期肺血管痉挛可能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急性血管扩张药物试验是筛选这些患者的有效手段,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住院第一次行右心导管检查时,应行急性肺血管试验,根据此试验是否阳性,来决定是否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患者多在治疗6个月或者12个月的时候重复急性药物试验,只有持续敏感的患者在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当中得到长期的疗效。 近年来因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及推广使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但因药物研发过程中所投入的物力、人力等原因,目前这些治疗药物昂贵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服用波生坦的病人按照标准剂量用药,且正常赠药的情况下,第一个月费用为15840元,第二个月为29700,第三个月为9900,第四个月21780,第五个月为29700,第六个月为3960,以后平均每个月13500左右。如果还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话,价格就更高了,这是一般工薪家庭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主持人:据了解,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中,除常规传统治疗药物,靶向药物目前并不在医保范围内,因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无法惠及大多数肺动脉高压患者。基于此,您认为应如何从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治疗角度,呼吁社会和政府关注特种疾病的小数人群,以帮助患者获得有效的医疗保障?
吴炳祥教授:如果“医保病种目录”永远涵盖不了罕见病种和新病种,永远会处于滞后状态。肺动脉高压并不属于罕见病,国内到底有多少肺动脉高压患者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因宣传和教育力度的不足导致患者和医生对肺动脉高压疾病的认知不够,这会是使很多患者意识不到自己的病情,而一些就诊的患者却又因医生的误诊得不到及时治疗,这些原因都会使大量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流失。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在国外是视为残疾人,享受社会保障的,因为他们一旦出现症状就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且因治疗药物的昂贵使这些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很大,社会和政府应该关注这些人群,希望相关部门与时俱进、适时修改完善“医保病种目录”,使肺动脉高压早日进入到医保病种的行列,使患者早日得到有效的医疗保障。而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做好宣教工作,呼吁社会和政府关注这些特种疾病的人群,并帮助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作出自己的努力。
[page]肺动脉高压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的疾病 [/page]
主持人:多年以来,肺动脉高压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的疾病。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一旦丧失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的机会,将在2~3年内死于心力衰竭,不少专家认为该疾病是“比很多恶性肿瘤还恶性的疾病”,那么,在疾病防治方面您个人做了哪些积极推动工作?北方及其他地区在该领域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吴炳祥教授:我们与国内外同行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交流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保持我们的治疗研究理念与时具进;同时积极参加广泛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工作,培养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员从事肺高压疾病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承担多项肺动脉高压药物临床试验及提高肺动脉高压诊治水平的研究。且多次参加国内肺血管疾病培训班并主持和发言,为提高临床医师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治水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这次召开的首届北方肺动脉高压峰会论坛得到了国内优秀专家的支持和肯定。
2010-01-17主办首届北方肺动脉高压峰会论坛:主持并发言
2009-10-17 北京市肺血管疾病新进展学习班:发言及主持
2009-09-12 国内肺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学习班:发言及主持
2009-02-29 同济大学第一届肺动脉高压高级培训班:发言
2008-09-20 国内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研讨会:主持
2008-08-12 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发言
[page]肺动脉高压已成为第三位常见心血管疾病 [/page]
主持人:目前我国每年约860万死亡人口中,80%死于慢性病,肺血管疾病,已成为第三位常见心血管疾病,人群中的患病率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于2006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世界重大慢性疾病监测范围。那么您认为,在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政府和市场分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国现在情况与国外有何不同之处?是否可借鉴?
吴炳祥教授:慢性病防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行政领导的观念更新和高度重视,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单靠卫生部门少数医务人员孤军奋战,只能是美好的空想。近40年我国慢性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不断上升,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影响。 慢性病的流行特点决定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较好的控制手段。加强慢性病病因的流行病学调查,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健康教育为主导措施,以降低危险因素为目标的干预策略:这是国内外公认的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战略决策。政府应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完善的全科医生服务体系,市场应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宏观协调下,密切配合和参与卫生服务,分类指导,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正确引导卫生资源流向社区。实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经费的稳定来源是保证“预防为主”的基础,美国预防做得很好,弗雷明汉(Framingham)心脏研究提供了临床风险预测工具,为冠心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减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最近20多年来美国冠心病减少了52%、脑血栓下降59%。我国目前存在的差距:不良工作生活习惯,疾病预防意识淡薄;政府应提高重视,亚健康诊断尚正式标准,经费严重不足;缺乏保障健康教育持续、规范开展的运做机制和推进方法。我国可根据国情,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为实践指导。
主持人:用一种战略眼光看待我国PAH问题的话,人才培养是关键。目前我国真正从事PAH研究的人员并不多,而从事PAH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人更少。我国北方地区的广大医师实力如何?您认为要想真正改变我国PAH的落后局面,除了宣教普及PAH知识外,还应做哪些PAH人才培养工作?
吴炳祥教授:用战略眼光看待我国PAH问题,人才培养是关键。目前我国真正从事PAH研究的人员并不多,而从事PAH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就更少。要想真正改变我国PAH的落后局面,除了宣教普及PAH知识外,还要做好PAH人才培养工作。 不仅是我国北方地区,国内真正从事肺高压疾病研究的人就相对较少。培养人才,除宣教普及肺高压疾病知识外,还应加大投入培养研究肺高压的高级专业人才,如举办国内高级培训班,结合医院实际,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具备一定的肺高压疾病诊治水平的大医院中交换人才互相学习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科研技术成果等。
主持人:感谢吴教授,面对疾病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最后祝大家早日康复。
更多专家视角:
【文章转自:365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