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徐春:糖尿病人降糖要适中

发布时间:2014-07-10 求医网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属于终身代谢性疾病,如果在治疗或是护理过程中有一丝不当之处,常常并发多种疾病,易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去极大的影响。


内分泌科专家 徐春

  专家简介:

  科 室:武警总医院内分泌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 长: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桥本甲状腺炎以及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内分泌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征,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降糖治疗,然而在降糖治疗的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出现低血糖。其实,对于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人,低血糖的危害远比高血糖厉害,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导致死亡,为此武警总医院内分泌科徐春主任给我们聊一聊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问题。

  首先请徐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低血糖。

  徐春:大家好,低血糖是血糖过低的一种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的血糖水平会有一些波动,但是不会超过一定的范围,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对于糖尿病患者,当血糖低于3.9mmol/l,我们就称之为低血糖。伴随着低血糖,患者有一些不舒服的表现,我们叫低血糖症。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今天我到这里来跟大家一起谈一谈在降糖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问题,希望引起大家对低血糖的重视,警惕低血糖,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徐春: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低血糖是由于降糖药所导致的,我们叫“医源性低血糖”。降糖药可以把高血糖降到正常,也会把血糖降到低于正常。

  在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的发生率是很高的。有资料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几乎每周都会有低血糖发生,一年中发生严重的低血糖也有一到两次,这里的“严重”是指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昏迷等有生命危险的低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统计资料显示大约50%以上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的增高与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血糖控制越得好,越接近于理想水平,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就越高。

  主持人:徐主任讲了低血糖危害性这么大,患者在发生低血糖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徐春: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过程中一定要警惕低血糖的表现,如果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时建议能测定一下指血血糖。血糖到什么程度是低呢?现在没有非常明确的像血糖高这样的标准,但是国内外比较公认的低血糖点是3.9mmol/L,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当血糖低于4mmol/L,就是低血糖了,就要及时纠正,这一点很重要。

  [page]低血糖症或比糖尿病更可怕 [/page]

  主持人:现在我们常常听到“低血糖症或比糖尿病更可怕”,这是为什么?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徐春:低血糖的危害,可以用几个字说明:低血糖是致命的。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从哪来?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的。葡萄糖在血液中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为身体提供能量,参与各个脏器的生命活动。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给各个脏器运送的能量就会减少。如果能量没有了,一切生命活动就停止了。所以血糖过低带来致命的后果。大脑得不到血糖的供应,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心脏得不到血糖的供应,会出现心肌梗死、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所以低血糖造成身体重要器官的损伤,危及生命。

  主持人:低血糖都有哪些临床表现?患者怎么能知道自己是患了低血糖呢?

  徐春:低血糖的表现分两大类,一类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即自主神经症状,这是当血糖过低时机体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效应,例如心慌,饥饿感,有一种赶紧摄食的感觉,吃了东西血糖就会升高了,机体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保护性的作用,让升高血糖的作用增加,降低血糖的作用降低,最终达到血糖上升,迅速纠正低血糖状态。

  但是如果长期的低血糖得不到纠正,大脑神经细胞会受到伤害,出现神经性低血糖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意识障碍、行动异常、出现一些比较怪僻的行为,严重者会昏迷。

  对于糖尿病患者,初次发生低血糖时,一般都会有心慌、饥饿、出汗、恐惧等表现。但是如果多次频繁的发生低血糖,上述表现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虽然这种保护性症状消失,但是低血糖仍然存在,最终会造成心、脑的损伤,危机生命。

  主持人:为什么每天服用一次降糖药也会出现低血糖?

  徐春:有些降糖药降糖作用很强,比如有些磺脲类的降糖药虽然每天只吃一次,它的作用会持续到整天,所以当外出没有及时进餐时,会出现低血糖,这是由于药物仍然在发挥降糖的作用,它并不管你吃不吃饭,所以一日三餐要规律,这是避免低血糖的基础。

  外出的时候口袋里较好备一些糖块;当活动量增大时可以减少一点药物的剂量,尤其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建议糖尿病患者参加各个医院举办的糖尿病教育活动,具备糖尿病防治的基础知识,比如自己服用的药属于哪一类,作用时间是多少,它的特点是等等;及时监测血糖,这些都有助于对于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page]糖尿病患者怎样避免低血糖发生 [/page]

  主持人:如何纠正低血糖呢?

  徐春:大家都知道要吃东西,要尽快地吃含糖的东西,首先要进食含糖量20克的食物,比如大方糖两颗、小的水果糖五到十粒、一杯酸奶、200毫升含糖饮料等,都可以达到20克葡萄糖的量。然后还要检测血糖,看看血糖是不是上升了?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低血糖纠正过后,要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它通常是有原因的。是药量多了?还是饭吃少了?还是活动量增加了?因为任何时刻的血糖水平都是这三方面综合的结果,降糖药物、饭量、运动量三者决定血糖的水平,食物使血糖升高,运动和药物使血糖下降,任何一个有改变都会引起血糖的波动。所以我们需要找原因,是饭量少了,还是活动量大了,如果这些没有发生改变,就需要调整降糖药物了,就诊时给医生叙述发生低血糖的时间和次数,会有助于医生了解情况,调整降糖药物。千万不要在低血糖发生时吃点东西,就把它忽视过去了。应该把低血糖的原因找到,从根本消除它。

  主持人: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怎样避免低血糖发生呢?

  徐春:低血糖的危害性很大的,2012年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了我国内分泌专家关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共识,在今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美国内分泌学会联合在DIABETES CARE杂志上发布了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共识。指出医生和患者都需要重视低血糖的发生。

  医生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其降糖目标,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注意一些药物的调整,要把减少低血糖发生放在**。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有一个非常清楚地了解,同时要规律饮食,要规律生活,晚上不要睡得很晚,早上起得很晚,生活不规律,血糖降不好。药降糖没有长眼睛,我们要适应这些药物。还有一点,要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一些表现,比如在有饥饿感、心慌、不舒服等时,要及时测血糖,吃完东西后想一想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及时跟医生联系,调整治疗方案。还有一点,也是很多患者出现的一个共同的情况,当患者到医院做检查抽血时,早晨不吃饭,不吃饭,药到底吃不吃?降糖药是不能吃的,因为吃了降糖药不吃饭,到医院很长时间不吃东西,降糖药会发生作用,就会出现低血糖,这非常危险。但是其它药物比如降压药或者治心脏病的药是可以吃的。

  主持人:您对广大网友以及糖尿病患者还有哪些建议?

  徐春:糖尿病并不可怕,现在有很多先进的医疗措施,有很多积极的治疗方法,效果都非常好,也非常安全。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到医院看病,正规服药,听医生的建议。

  再一点,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的患友要注意自己的一些表现,在不舒服的时候随时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对自己服用的降糖药物要有所了解。

  温馨提示:建议大家参加各个医院组织的糖尿病讲课,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就目前来说,糖尿病不能治愈,但是它是能够治疗的。它跟感冒发烧不一样,感冒发烧只需要听医生的话,按时服用药就能治好。而降糖效果与我们的饮食、生活密切相关,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如果只服用降糖药,吃饭不注意,不加强运动,血糖是降不好的。大家可能都有这种体会,早晨喝稀饭,喝牛奶,跟喝豆浆,餐后血糖值不一样,所以降糖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需要患友的配合,要有一个非常规律的、健康的生活,血糖就能够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