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李光伟主任:糖尿病人如何饮食、运动控制病

发布时间:2014-07-17 求医网

  所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所在科室:内分泌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治疗内分泌疑难病包括垂体病、甲状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

  男,1945年出生,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0年毕业于国内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内科、内分泌科临 床一线工作三十余年。1990及1991年先后在日本长崎大学及美国NIH糖尿病研究所研修。完成卫生部科研课题多项,重点科研领域为糖尿病防治及胰岛素 抵抗,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共发表文章100余篇。因多年来对糖尿病防治的突出成绩,1995年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于1998年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 200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国内胰岛素分泌研究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和内分泌学分会共同颁布的“施维雅-胰岛素分泌成就奖”。

  国内优秀的内分泌专家,擅长治疗内分泌疑难病包括垂体病、甲状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现兼任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局新药、进口药评审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和多个中华系列医学杂志编委和审稿人,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

  主持人:糖尿病已经是人类健康的一个很大的威胁,是一种富贵病,是不是跟生活方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呢?

  李光伟:应该说是这样的。糖尿病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遗传因素,一方面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确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国内49年建国到现在历时50年的时间,国内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三倍,这段时间国内人的基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个角度来说,环境的因素要比基因的遗传因素更重要。有国外专家认为糖尿病是生活环境病,只要改变不良的生活环境就有可能预防糖尿病,从这点来说应该非常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
[page]是不是改变生活方式比药物治疗还要重要[/page]

  主持人:是不是改变生活方式比药物治疗还要重要?

  李光伟: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药物治疗的基础,如果患了糖尿病,生活方式不改变,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太好。轻度的糖尿病人如果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有可能不用药物治疗。

  主持人:糖尿病首先是要控制饮食和运动,应该怎么做呢?

  李光伟:糖尿病病人不良的生活环境影响主要就是吃的太多活动太少。吃的太多,活动太少会造成人的肥胖,肥胖是造成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变生活方式首先第一位要控制合理的饮食。饮食控制是总量的控制和保持合理的结构。

  李光伟:第一,饮食的量要合理,这是最最重要的,一天不能没有节制吃很多东西。总体来说,对于中等体力劳动、不是太胖的人,每公斤体重每天能消耗30千卡的热量,你可以按你的体重计算,你的热量应当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才行。

  主持人: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量是非常重要的,吃七成饱是最健康的,是这样的吗?

  李光伟:从理论上讲,七成饱完全可以阻断糖尿病的发生。

  主持人:患者自觉性差一般做不到这个。

  李光伟:做不到这个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肥胖的人本身非常喜欢吃东西,不吃东西就饿,惊慌出汗。他很难受就需要吃东西,越吃得多越容易饿,如果控制饮食的量,主食稍微少吃一点,多吃青菜,这种饥饿感要少得多。

  李光伟:特别容易饥饿的人,如果比较肥胖的话,首先要解决肥胖的问题。已经肥胖目前解决不了的,可以吃一点药,消灭低血糖的症状就不那么饿了。不那么饿了就不会加餐那么多,体重就不再长了。

  李光伟:第二,饮食结构合理,不能光吃油炸的东西,能量50-55%应来源于主食,20-30%的蛋白质,10-20%的脂肪,如果脂肪量超过30%的话就是不健康的饮食。

  李光伟:运动也是非常好的预防糖尿病或者治疗 糖尿病的方式,运动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和饮食比较起来,运动起的作用比饮食要小。一个大胖子如果控制饮食的话可以很快减肥,但是通过运动得变成马拉松运动 员才能减肥,很多人做不到。第一是没有时间,第二是有人如果有冠心病、心脏病运动太多对他反而有危险。应该做一些经常性有规律的运动。不是要求做剧烈运 动,做很轻松的中等程度的运动就可以。这种运动要很有规律,比如一星期至少要做四五天,要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才可以。
[page]什么样的运动比较合适糖尿病病人[/page]

  什么样的运动比较合适糖尿病病人?

  李光伟:散步是较好的运动。一天至少散步半小时到45分钟,一星期要有150分钟的运动,国外也是这么推荐的。让他一天运动一小时,很多人做不到,但是一星期运动150分钟很多人都做得到。

  网友:我今年32岁,前面查出来是二型糖尿病,昨天查糖化血糖蛋白0.3,餐前血糖5.8,现在饭后半小时跳绳,这样做有用吗?

  李光伟:现在来说很有益,正常的运动对血糖控制很有益。运动量已经可以了。坚持是最重要的,不在于一次做多少运动多么剧烈,坚持最重要。

  网友:我老公今年30岁,得糖尿病四年了,一直饮食控制,最近两次查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是不是应该用药来控制呢?

  李光伟:应当说糖尿病时间比较短,如果说血糖 水平不太高的话不一定用药,应当查一个空腹血糖还有饭后两小时的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7,饭后血糖在7就不用药了,如果超过7又比较肥胖的话就用一些 药,还要看血脂、血压高不高,如果有血脂异常还有血压高的话就比较严重,体重应当是身高减掉105的公斤数就是标准体重,不许超过10%。

  网友:我母亲今年四月份查出各项指标正常,但是这个月血糖餐前8点多,餐后两小时是9.9,这是准糖尿病吗?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果现在仅仅是饮食方面的控制可以吗?我母亲高血压有十年了,今年51岁,怕**里面胆固醇高,早晨**都不吃了,这样科学吗?

  李光伟: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的人,血脂又高, 除了控制热量以外,食物当中的胆固醇要控制。**是很好的优质蛋白,但是**黄吃太多的话,对身体也不是有利的。我们一般主张一天吃一个**的蛋黄就够 了,胆固醇就足够生理需要了,一天吃太多的蛋黄,胆固醇就升高。但是吃蛋清没有关系,是非常好的蛋白质。糖尿病有肾病的情况下要控制蛋白质,没有肾病的 话,优质蛋白质我们是需要的。血糖轻度高,51岁的人可以控制得好一点,看肥胖不肥胖,如果肥胖的话可以吃点双胍类的药,肥胖的糖尿病人是优选的药。

  网友:我老公38岁,糖尿病六年,靠药物,每天吃两次优降糖,每次两片,可血糖还是11.6,如何治疗?

  李光伟:六年糖尿病还不算太长,用优降糖是不 是合理得看是肥胖性的还是非肥胖性的。如果肥胖的话,刚开始用优降糖比较不合理,目前吃两片量已经不少了,它的作用很强。这么大剂量的优降糖如果血糖水平 还控制不好的话,首先要问他吃饭后有没有低血糖。如果有心慌有饿有哆嗦,说明吃药太多了,血糖会低,低血糖对生命有危险,人体分泌更多的升血糖的激素,然 后低血糖会自然跳成高血糖。到医院来的时候测的是高的,但是在家里面是低的。如果有低血糖的话,药停掉,看看吃饭后的血糖有多高。如果在10左右的话只吃 双胍类的药就可以了,如果停了药在11以上,优降糖减一半,加上双胍类的药。

  网友:我母亲二型糖尿病12年,血糖最高是19,目前每天用二甲双胍和优降糖进行控制,一般空腹在7左右,请问现在有先进的药吗?

  李光伟:目前血糖水平控制还可以,但是要了解 餐后血糖是多少,如果餐后血糖高的话可以调整一下。总体来说,还应该了解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每一年都应该做肝功、肾脏的检查,如果肝脏、肾脏不好的话这 个药就不能用了。病程12年,可能肾功能有问题,如果损坏到一定程度,双胍类的就不能用。还应该检查一下有没有眼底的病变,有没有冠心病,应该做一下糖化 血红蛋白的测试,如果在6左右的话非常好了,6.5也算比较好,7以上不算太好。

  网友:我今年61岁,女,身高1.62米,体重54公斤。十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偏高,大概7点多,这几年一直饮食和运动控制,空腹血糖基本正常,餐后一般都是正常,但是偶尔在7-8之间。七月份糖化血红蛋白6.6,用不用吃药?

  李光伟:糖尿病控制很满意,如果还能够坚持目前的生活习惯的话,吃不吃药都可以。我们还要了解甘油三脂高不高,如果高的话饮食里面的油要特别控制。60岁的人,餐后血糖超过10的话应该吃拜糖平,能够纠正餐后高血糖。

    主持人:再次感谢李主任为我们的网友们解答了一直困扰他们和家人关于糖尿病的问题。欢迎下次再来做客专家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