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01 求医网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健康访谈,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嘉宾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癌科副主任医师李明,李主任您好。
李明:
您好。
主持人:
给我们腾讯网友打一个招呼。
李明:
腾讯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癌外科的李明。
主持人:
这个病症,直肠癌症,有一种陌生和熟悉的感觉,熟悉是因为,现在随着医疗科技发展,各种病症都听过,但是肠道方面的癌症离我们又会比较陌生,比较遥远。今天要探讨这个话题是大肠癌,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大肠癌是一个什么样的癌症?
李明:
要想知道大肠癌是什么样的癌症,首先得知道大肠在哪儿。人体大肠是消化道末端,从嘴开始,终结到肛门,肛门往上有1.5米左右就是大肠,大肠在人体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形成分辨,吃进去的东西,经过消化和吸收以后,哪些消化不了的,用不到的渣子、废弃物,最后进入大肠当中,大肠有一点化粪池感觉,把一些水分、维生素再进一步吸收到人体内,把剩下的渣子形成粪便,并且储存在大肠里面,一旦接到大脑命令,可以排便,就排出去。这是一些功效。
知道大肠是什么,对大肠癌就好理解,就是长在大肠里面的恶性肿瘤,一种癌症。长在大肠里面,造成大肠功能变化,还有一些症状。
主持人:
刚才提到部位是距离肛门有1.5米的距离。
李明:
连着肛门一直向上是1.5米。从肛门向上,在肚子实际上是大肠在我们四周。
主持人:
盘旋着。
李明:
实际上在四周,从这个地方开始,我们知道有阑尾炎,阑尾是大肠开始的地方,从阑尾开始,大肠向上走,横过来,这段叫横截肠,一直往下走,到肛门上。
主持人:
我手上一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00000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达到52万多的数据,将近是50%的比例。在您看来这个数据是最新情况吗?
李明:
这个数据是一个全球大概的估计。首先死亡病例每年大概50万人左右死于疾病,但是千万不要跟这100万直接简单做一个50%,因为这100万是每年新发病例,这50万去世的人,包括很多得了这个病很长时间的,或者说得了这个病没有及时救治的情况,并不是说新发完了,就一半人去世。
主持人:
想法不要太消极,一百万新发病例,其实治愈率也是很高。
李明:
对。从整体来讲,结直肠癌治愈率比较好,总体在60%左右。今天谈这个病不要“谈癌色变”,谈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怎么预防疾病,怎么治疗这种疾病,让大家有一个弦,让大家有一个警惕性,仅此而已,并不是想吓唬大家。
主持人:
刚才提到怎么认识疾病是非常重要,尤其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这种疾病。得了大肠癌从患者本身有什么表现,在初期、中期、晚期?
李明:
癌症现在很多人说,谈癌色变,或者癌症猛于虎,原因在于癌症总体治愈率不是很高,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为什么有这种印象呢?跟癌症早期发现比较困难有关系,癌症早期的时候并没有特别典型的症状。比如我们说大肠癌,早期症状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排便习惯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排便,上厕所的习惯,比如一天一次,排出来是成型的便等等。如果这种习惯在一定时间内突然间变了,这种变化不仅仅包括说排便的次数上的变化,也包括排便的性质上的一些,粪便性质上的变化,都可以称之为排便习惯改变。这种排便习惯突然发生变化,而且又固定下来了,这种时候就要小心了,你常年养成的习惯突然变了,有原因的,你一定要考虑原因是什么。我们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因为有一些病人问他病史,他得这个病,他发现自己有排便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比如说他半年以来一直都在腹泻,他自己明显发现这一点,但是他往往把自己的这个症状归结为什么呢?吃的东西不干净,吃辣的东西,最近肚子着凉,总能给自己找到一些理由,于是把这种归结到生活规律方面,没有引起重视,这会耽误病情。
主持人:
这是癌症信号。
李明:
对。癌症信号。
[page]什么情况下是病症直接感应到,感觉给你生活和身体带来直接明显影响?[/page]
主持人:
什么情况下是病症直接感应到,感觉给你生活和身体带来直接明显影响?
李明:
如果早期症状没有引起注意,疾病进一步向前发展,可能出现其它的表现,比如说老百姓最容易,普通人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就是便血,大便里面有血。一旦出现有血情况下,很多人引起重视,去医院就诊。也有另外一些人,看到粪便里面有血以后,给自己定义为痔疮,实际上痔疮跟肠癌的便血有一些区别的。
主持人:
区别在哪儿?
李明:
区别在于痔疮出血量比较大,颜色比较鲜红,癌症出血量没有那么多,颜色往往是暗红,痔疮出血血附着在粪便表面,癌症出血血往往跟粪便混合在一起的。痔疮出血伴有疼痛。癌症出血不伴有疼痛。痔疮出血和癌症出血有一点区别,大家如果能够掌握,也可以自己自一个简单的小小的判断。
主持人:
说到癌症,大肠癌和痔疮一些区别,我想到了在检验这种疾病上曾经遇到一些问题,就是曾经我们知道大家做体检的时候都会有一项检测,医生会征求你的意见,是不是可以把手指伸进你肛门当中去检测,其实有很多的,包括我在内,其实有很多的病患,患者,可能会犹豫一下,想到这样一种方式,是不是能够接受,实际上这个检测方式就是为了查肠道方面的癌症是不是?
李明:
对。这个检测在专业术语叫做肛门指诊,进行一个探查或者摸一下,那么这个检查非常的简单,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时间非常短,而且被列在普通体检当中一项,很多人会拒绝这个检查,觉得一方面可能不好意思,一方面觉得有一些不舒服,也很奇怪,说为什么这个检查会列在体检一项,原因就在于这个检查非常的简便易行,效率非常高。什么叫做效率非常高呢?我们可以这么说,就是整个的人的体的结直肠癌,国内人的结直肠癌大概2/3在直肠,这2/3又可以通过2/3可以摸起来,大概一半结直肠癌病人,通过简单检查就可以发现,这个检查是廉价、简单、高效,所以劝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检查,不要拒绝这个检查。我们在临床工作当中发现很多的这种病例,就是说他没有拒绝这个检查,体检当中大夫一摸就发现他可能有一点问题,然后再去做其它一些设备检查,高精尖的检查等等,可以查出来很多的这种病人,非常有效。我们也在临床工作当中发现一些病人,他本身有出血,于是他自己就认为自己是痔疮,到医院去做了肛门指诊以后,发现并不是痔疮,这个检查非常有效,区别大肠癌和痔疮。能够早期判断这种病症。
主持人:
我以前认为是查痔疮的,实际上不是。
李明:
实际上是为了检查出直肠恶性肿瘤。
主持人:
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用这种方式检查,如果摸到肿瘤,已经有了肿瘤,说明这个病症是不是已经进入了一定的阶段了?
李明:
肿瘤整体发展是相当缓慢的,我们说肿瘤要是从正常的组织,最后发展成为一个恶性肿瘤,这个时间通常都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时间,那么肿瘤产生了以后,他自己再进一步长大,再进一步从早期变成中期,甚至最后到晚期,也是一个缓慢过程,需要几年时间可能才能够真正的发展到晚期。因此,我们说早诊断,早检查,早治疗,这是三早。这三早是预防肿瘤,包括今天所谈论的结直肠癌和其它任何肿瘤都是这样,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才能够进行早治疗。
主持人:
如果摸到了肿瘤患者有反应吗,他们有疼痛感吗?
李明:
一般不会。肿瘤很少有疼痛情况,只有在到了一个晚期的时候,可能才会出现明显的这种疼痛,我们不希望看到病人因为有肿瘤疼痛,那一般都是进入到晚期。
主持人:
这样一个情况。
李明:
对。
主持人:
提到了通过手指探测肛门方式可以查到这种结肠癌,大肠癌是发生在大肠,和直肠和肛门之间有什么关联?
李明:
大肠癌是俗称,在专业上我们称之为结直肠癌,大肠分为结肠和直肠两个部分,结肠加直肠等于大肠。因为结肠和直肠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明显的分界。
主持人:
说到这个病症,大家肯定想到什么诱因才会引发这个问题,大家肯定想到病从口入,还有食品消化过程在这个部位当中,我们饮食和病症有很直接关系。
李明:
有很直接关系。结直肠癌跟我们饮食是有特别直接关系,主要是跟哪些饮食有直接关系呢?就是我们总结起来就是三高一低,哪三高呢?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一低是低纤维素的饮食。也就是说我们说得通俗一点,如果你吃的东西以大鱼大肉为主,然后菜什么吃的非常少,水果基本不吃的这种人,那么这种人一定要小心,因为蔬菜水果是非常好的纤维素成份,所以三高一低的饮食,对结直肠癌是高危因素。
主持人:
有什么方式是控制这种疾病,或者现在做出怎样的改变,如果喜欢吃鱼吃肉,我应该怎么调配饮食?
李明:
实际上国内的大肠癌发病率在逐渐增高,而且增高速度非常快,在北京这样大城市,我相信上海、广州都有类似情况,在北京这样大城市,我们是有数据的,就是说北京的大肠癌的病例已经是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了,那么仅次于肺癌。在国内来讲大肠癌可能会排在三四位,但是在大城市已经到了第二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跟我们饮食有直接关系,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吃鱼、吃肉,吃高脂、高蛋白食物,自然会增加了,那么这种情况下使我们饮食,我们医学上讲,我们这种饮食习惯叫做饮食西化,逐渐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那么这种情况下,大肠癌发病率会逐渐增高。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因为这种饮食习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肠癌发病率是非常高的。
你刚才问了,什么样饮食习惯能够帮我们去尽可能地预防这个疾病。说得简单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我们国内人传统饮食习惯,咱们国内人传统饮食习惯是怎么吃呢?米饭、馒头,这是谷类为主,然后是吃菜。国内人吃菜是炒着吃,然后肉这些东西是炒在菜里面,国内人很少拿着大块牛排去吃的,一般是炒菜去吃,吃的青菜非常多,我们吃的以谷类为主,往上蔬菜,再往上肉蛋奶鱼,相当于金字塔尖。所以国内传统饮食习惯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大肠癌预防有非常好的作用。
[page]有没有遗传因素影响这个疾病?[/page]
主持人:
除了饮食这一块大家就问了,会不会还有其它方面,例如生活作息,或者其他的,甚至大家会想有没有遗传因素影响这个疾病?
李明:
在任何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里面,基本上都能够看到遗传的影子。大肠癌也不例外,我们说如果你的直系亲属当中,我们说直系亲属一般是指父母,还有更老一辈的爷爷奶奶,这样有大肠癌,建议这样的人应该早一点去做肠境检查。一般40岁左右开始肠镜检查。这里面排除一些遗传因素起的作用,尽早发现一些可能大肠癌的隐患,当他还是良性小的肿瘤的时候,很简单用肠镜切掉,不可能发展成肿瘤。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生活习惯是排便习惯,实际上我们人体是两个口,一个是嘴,一个是底下排便的肛门。刚才说的饮食习惯是嘴,我们希望要管住我们的嘴,别胡吃海塞的,大鱼大肉。另外一个口,我们尽量放松下面的口。你要养成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排便习惯。我们很多白领或者现在年轻人有这样一种情况,早上起来的时候可能有一点想排便,但是起晚了,得赶着上班,赶紧跑出去了,甚至早饭都来不及吃。在办公室,想上厕所了,就想把手头的活干完了,再去,干完了就没有排便的感觉,所以会有便秘的感觉。什么是便秘,就是大肠储存时间比较长,储存时间比较长了以后,我们知道粪便是什么,是人体不需要的东西,是一些废弃物,是一些渣子,甚至是一些有毒的东西,人体想排出体外去。但是让这些粪便在人体内储存时间长,跟我们大肠黏膜接触时间就比较长,这些废弃物跟大肠黏膜接触时间长了以后,对大肠是一种慢性刺激。这种慢性刺激久而久之,最后导致大肠疾病,甚至出现大肠癌的恶性肿瘤。所以说便秘是一个非常不良好的习惯,我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排便习惯,然后去尽量地克服便秘。你可能就会问,什么是良好的?
主持人:
怎么样才能解决便秘这个问题,这又是一个疾病。
李明:
给大家一个建议,排便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没有对错,只是给大家一个建议,每天早晨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厕所排便,为什么呢?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就是说我们晚上人休息了,实际上我们肠道是在工作的,肠道是在努力工作,把头一天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吸收,推到大肠里面形成粪便,每天早晨起来清干净体内渣子,用你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身体来迎接新的一天,这是非常好的。
第二,我们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些经历,每天早晨你一站起来的时候,因为你躺着很长时间了,你一站起来随着这种体位猛烈改变,很多人有排便的感觉,很多人压抑这种排便想法,因为上班来不及,就赶紧走了,如果每天早晨一站起来的时候,顺着这种排便想法就去上一个厕所,排出你一天的这些废弃物,这些渣子,那么这是对身体较好的一种帮助,一种新陈代谢。
主持人:
好,在这里也是非常感谢李主任,这里有很多腾讯微博网友,也有他们切身问题想要咨询您,一起看一看。
网友:
大便出血,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会不会是大肠癌呢?
李明:
这种担心首先看年纪,一般疾病还是老年高发疾病,一般在50、60岁左右以上是比较高发的阶段,所以年轻人还是相对少的,如果说大便带血我们想知道他新鲜还是什么,就像刚才说的痔疮出血和大肠癌出血有区别,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还可以找找自己这一段时间有没有一些明确理由,造成大便出血,比如便秘,比如吃刺激性食物特别多,喝酒等等,或者休息不好等等,如果你找不到这些理由,或者把这些理由去除了,仍然有这种习惯,建议你及时去医院就诊。
网友:
由于我非常喜欢吃一些油腻食物,加之我常常坐办公室,心里感觉总是不太舒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大肠癌,有没有蔬菜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李明:
这种情况在年轻、白领,办公室一族都有这种情况,给他的建议,没有什么特别蔬菜,所有蔬菜其实都是好的,都是对这个病有很好预防作用,我们说吃饭一定要多样化,我们不是说肥肉不能吃,一定不是,我们也不是说烤羊肉串不好,但是你的饮食要多样化,我们吃了一些大鱼大肉以后,我们可能也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包括肉蛋奶均衡地去吃。我还建议这位朋友定时地站起来活动活动,在办公室里面。因为肠子跟人体是共同体,人久坐的时候,肠道功能也会相应放缓,如果一个人长期卧床或者不动,胃口肯定不好,吃不香。所以我建议他经常的站起来活动活动,一个小时站起来走一走,活动活动,然后弯弯腰,伸伸腿,有助于肠道消化和吸收。
主持人:
我还有一个问题,他说到便秘这个问题,我们小时候曾经听家长有一些建议,有一些水果,香蕉这类水果有助于排泄的,可以对便秘有好处,这种说法是对的吗?
李明:
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每种水果里面含有的东西,营养物质都不太一样,有的水果就是说,中医讲有些水果可能导致上火,有的水果是清火的,对于西医来讲,只要同一种水果吃的量不是特别大,这些水果都是对人体有好处的,所以说食物多样化,包括吃的某种东西的多样化,比如说水果,我们肯定第讲,不希望你一天照着某一个水果,今天听李大夫说了,吃水果好,我回去照准买香蕉,天天吃香蕉,也是不合理的,我们也是说水果多样化,蔬菜也要多样化。
主持人:
看接下来这位微博网友问题
网友:
今天妈妈去卫生间突然出了好多血,出完血之后出现全身发力状况,我带我妈妈去县医院检查,医院说初步断定是肠癌,我该怎么办?
李明:
这设计大肠癌诊断和治疗问题,肠癌诊断需要靠肠镜做一个诊断,场镜是确诊肠癌的手段,把拇指这么粗的光岛纤维的东西,通过肛门进入结肠当中,一方面可以看到肠道情况,另一方面看到有问题,可以通过肠镜把这个东西取一点做病理检查,如果怀疑他有肠癌,马上做这个检查,确诊是不是肠癌。如果是确诊了,也不用太紧张,肠癌现在治愈率还是蛮高的,而且随着医学发展,很多人从医疗治疗当中治愈,甚至延长生存时间,可能下一步如果确诊了肠癌,下一步就是要去做手术。手术是治疗肠癌一个中心环节,也就是说,说白了就是把这一块切了。
主持人:
手术成功率,治愈率很高,得了这个病以后不要过渡恐慌,还是要尽快就医。
网友:
75岁得了大肠癌,做了手术,现在术后15天,现在能吃一些什么东西,哪些食物是现在这个阶段完全不能吃的。
李明:
手术以后的病人,从吃东西角度来讲,讲一句话叫做吃软的,容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葱、姜、蒜,烟酒,什么都可以吃,但是要变得容易消化和吸收,比如说问不能吃菜,当然可以,选择一些嫩的菜叶子,垛得碎一点,熬成菜粥或者是包子,饺子。我们可以把肉做得更加精致,肉松,放在粥里面让病人吃,或者做小丸子等等,鱼也一样,可以做成鱼丸。
网友:
这位网友60岁了,他也是刚刚做过肠癌手术,肠癌手术之后,大便一直带血,是不是病情复发了,两脚疼痛,医生打了杜尼丁注射液,但是没有效果,有什么方法可以止住疼痛?
李明:
做完手术以后有出血情况,如果出血量不是很大,可以不用特别的在意,也可以自己在药店买一点云南白药口服一下,能够有效。因为肠癌做完手术以后,肠子也有伤口,伤口愈合也是需要一段时间,如果特别少量出血,可以不必特别在意。
第二个问题,双脚疼痛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这种疼痛原因也很多,不一定跟手术或者是跟疾病有直接关系,跟长期卧床,或者因为腹部切口疼痛,跟一些不正确的体位相关的双腿疼痛,我倒是觉得,如果这种疼痛跟肿瘤和手术没有直接关系,可以看看骨科,看看腰腿。
主持人:
要区分对待,不一定是病症附带下来的影响。
李明:
不一定。
网友:
最近新闻经常提到喝某种茶引起大肠癌,喝多了这种茶会引发大肠产生癌变?
主持人:
他想问的问题,除了饮食之外,喝茶这些生活方式,这种饮食的方式会不会也有诱发大肠癌的可能性?
李明:
这个网友提的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看到过,从理论上来讲,茶叶其实对于肿瘤是有预防保健的作用的。一方面茶叶里面会有一些维生素,有一些纤维素成份,随着你喝进去以后就可以进去了,另外茶叶里面的茶碱也可以对抗我们的人体内的一些不良因素。因此,国内人的喝茶习惯是一个好习惯,尤其是绿茶,能够对清除体内自由基产生一些好处,能够防癌,缓癌。还有红茶,红茶能够很好的,去脂作用非常强,因此喝红茶,有的人喝不了,一喝完就腹泻,因为红茶带着很多脂肪,可以排出体外,如果吃大鱼大肉特别多的人,建议可以喝一点红茶,熟的红茶,能够帮助他清除体内的脂肪。
主持人:
因为某一种茶是引起大肠癌,您没有说过这种情况。
李明:
这种可能性不大。
主持人:
而且这个茶叶其实本身对于排宿便,对缓癌有好处。
网友:
便秘是否会引起大肠癌?
李明:
刚才咱们也说到了,便秘是大肠癌的一个诱因,便秘了以后让体内这些粪便,废弃物跟大肠黏膜接触时间长,刺激大肠黏膜,尽量保持大便通畅,不要造成便秘情况。
主持人:
非常感谢网友向李主任咨询这么多关于大肠癌疑难问题,让更多网友了解这种疾病。同时大家也可以通过腾讯微博与李主任交流,也是要尽量多了解这种疾病到底发病原因,包括得了这种疾病以后,应该怎么样正确处理疾病,在这里非常感谢李主任,希望李主任在腾讯微博上与我们有更多交流,今天名医面对面节目在这里和大家说再见了,再次感谢李主任,请大家保持生活作息习惯,注意自己饮食,让这些癌症,包括大肠癌能够防患于未然,不要让它诱发,今天节目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各位收看,请大家关注之后为大家奉上的精彩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