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01 求医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光临嘉宾聊天室。
今天我们谈论的主题依然是肿瘤,因为4月是肿瘤防治宣传月,今天将谈到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胃癌和直肠癌的防治,今天的访谈嘉宾是国内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成锋教授,首先请王教授跟网友打个招呼。
王成锋: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王成锋教授主要从事腹部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擅长胰腺、胆系肿瘤的诊治,希望网友们踊跃提问,与王教授进行在线交流。
我们第一个话题来谈一下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哪些?其中胃癌、直肠癌的发病情况怎样?
王成锋:胃癌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四大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35%的胃癌发生在国内。国内的胃癌发病率仅次于日本。胃癌在贫困地区发病率比较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在下降,但是在国内的总体病例数还是很高的。胃部的肿瘤除了胃癌以外,还有很多。此外还有大肠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四大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在国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个病属于富贵病。近十年,国内大肠癌发病也有一些变化。过去国内大肠癌病灶靠近肛门比较近,保肛的比较多。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大肠癌发病的部位向上走,低位少,高位多,这跟西方国家高位多,低位少,保肛率比较高有一些差异。另外女性发病率比男性发病率增长快也是近十几年国内直肠癌的发展趋势之一。
主持人:除了这两种癌,消化道还有哪些癌症比较高发?
王成锋:其他与消化系统有关的如肝癌。50%以上的肝癌在国内。还有食道癌属于消化道。
[page]大肠癌的发病与防治[/page]
哪些饮食习惯导致大肠癌年轻化?
主持人:什么原因导致了大肠癌的年轻化趋势?为什么发病部位与过去有所不同?
王成锋:大肠癌的发病从生活因素的影响来看:第一饮食含纤维素少、高蛋白、高能量、高脂肪,三高。
过去认为大肠癌是西方国家的富贵病,西方国家饮食纤维素少,多肥胖,大便在大肠里存在的时间比较长。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就可以预防45%的肿瘤发生。
国内现在大肠癌发病率升高一部分原因就是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
[page]便血与大肠癌究竟有什么关系?[/page]
主持人:便血是否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呢?哪些症状可以提示大肠癌?
王成锋:大肠癌的早诊也是有一定的办法,像直肠癌,因为国内虽然这十几年直肠癌的部位在逐渐向上走,但是低位直肠癌还是占主要的,直肠癌最主要的诊断就是做肛诊,就是用手摸一下,但是很多医生不愿意做。
做肛诊可以发现多数低位直肠癌。如果不做这个检查,就漏掉一大批病例。
另外,国内痔疮发病率比较高。一些肿瘤早期用治痔疮的药表面上看也能有效。一次就见效了,把这个病耽误了。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血、也会有大便习惯的改变,比如老想去厕所,去了又便出什么东西,去了又想去,蹲下没有,过会又想去。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大便变细变形,原来是圆柱形,现在是大便中间有一道钩,这就是大便外形的改变。再发展下去就是疼痛,大便困难等等。
主持人:那么便血从肉眼上如何鉴别?
王成锋:一般来说,痔疮便血是大便结束以后,血一般附在大便的表面或者手纸上带血,但这不能太一定化。因为大肠癌的家族遗传性比较强,如果家族中有大肠癌的病人建议是能定期去做结肠镜。有的家族一家几个,包括兄弟、姐妹、父母几个人有大肠癌。大肠癌有家族性的影响,所以家族有大肠癌的还应该定期去复查。
[page]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page]
王成锋:结肠镜比较痛苦,要把一个镜子送下去,放进去,还要充上气,很难受。现在也可以通过无痛检查,用一些麻醉药,打完以后睡十几分钟觉,醒来就好了。但是当前在国内目前医生相对还是比较少,完成这项工作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困难。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主持人:大肠癌有哪些治疗方法,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王成锋: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也是手术、放疗、化疗。一般来说能手术的还是主张以手术为主,手术后根据病理情况,根据浸润的程度和转移的情况来决定下面的治疗和放疗,有的单独化疗,有的单独放疗,有的放化疗综合。
主持人:手术的方法有哪些?
王成锋:国内人低位直肠癌多见。直肠癌手术分为:
(1)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腹部和会阴各切一个口子,有两组医生完成手术,在腹壁造一个假肛口供排便使用。对低位直肠癌来讲,能否保住肛门,取决于肿瘤的位置,一般来说、肿瘤距肛门6cm以上(男性)、6cm左右(女性)可保住肛门。但对某一个个体患者来讲,还取决于患者的胖瘦、骨盆的大小、是否使用辅助手术器械,当然还有手术医生的技术等。
(2) 骶前切除术:将病变肠管切除后,在盆腹腔内将上下肠管吻合。
(3) 对年老、体弱、伴发多种重要脏器疾病者,可考虑病变肠过切除、远端肠管闭合、近端肠管腹壁造口术。
(4) 肿瘤晚期、肠梗阻、年老、体弱、伴发多种重要脏器疾病,不能胜任大的手术者,可考虑直接腹壁造口术。
(5) 对早期直肠癌、肿瘤距肛门在8cm 以内者,可考虑局部切除术。
大肠癌术后需要哪些检查?
主持人:刚才有网友提到术后做了一次放疗,此后医院再也没有联系他,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去不去做检查?
王成锋:这就是肿瘤专科医院跟普通医院的区别,我们肿瘤专科医院假如病人多长时间不来做检查,我们会随访,让你来做检查,或者建议在当地医院做检查,把结果告诉你,我们会设专门的随诊机构。在出院的时候,告诉病人应该多长时间查什么东西。我们要求恶性肿瘤病人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术后1~2 年:每3~6个月复查1次;术后2~5年:每6~12个月复查1次;术后5年以上:每12~24个月复查1次。
大肠癌术后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主持人:大肠癌患者在术后生活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王成锋:饮食目前来说多吃含纤维素的,粗纤维的,不要吃得太细了,少吃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其他真正的具体说什么忌口,从西医角度来讲,不太主张,就是自己掌握一个度。
主持人:大肠癌的手术对患者的年龄有没有限制?
王成锋:这个年龄没有限制,现在的年龄分实际年龄、生理年龄,甚至还有心理年龄,临床上我们更看重生理年龄,有的看上去60岁,实际上80岁,有的80 岁,看上去60岁,这与一生的营养,体育锻炼都有关系。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时候70岁就是高龄了,就不要做手术了,现在80岁的,90岁的,100多岁也要做。
主持人:在腹壁上直接造口,对病人的心理会不会有影响呢?
王成锋:对病人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慢慢调解,这个属于术后心理的调解,也有自己怎么来适应,通过自己的饮食,控制排便,因为正常排便有肛门控制机,现在没有了。通过饮食来调节,有些病人训练非常好,一天一次,而且知道大约在什么时间,处理起来很方便。
主持人:那么有没有什么替代品可以解决呢?
王成锋:过去人们曾试图利用自身肌肉代替肛门括约肌来控制排便,但效果不理想。
目前国外有一种机械装置(人工肛门),但不能达到正常肛门在大脑皮层控制下的随意排便。它的机理是利用一个人工环形装置代替括约肌,把一个人工控制装置 (开关按钮)埋植于阴囊(男性)、腹股沟(女性),通过人为调节按钮、调节括约肌、控制排便。但对排气(放屁)和水样便的控制能力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