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教授庄丽维讨论肝硬化和肝炎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3-03-07 求医网

  主持人:很高兴庄教授能过来为我们进行解答。张教授,欢迎您!

  专家:我也很高兴能过来,谢谢!

  主持人:庄教授麻烦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肝硬化吧。

  专家: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是许多肝脏疾病晚期的共同病变。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减损、门脉高压两大症侯群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强调的是: ①肝硬化的病变为弥漫性,累及整个肝脏。局部纤维化不是肝硬化。 ②纤维化和结节再生必须同时存在。只有再生结节或纤维化不是肝硬化。(如肝门脉性硬化症没有结节再生)。 ③肝小叶、血管结构改变,即假小叶形成。如小叶结构大部分完好(先天性肝纤维化)也不是肝硬化。

  主持人:哪些问题会引起肝硬化呢?

  专家:引起肝硬化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说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瘀积、循环障碍、工业毒物或药物、代谢障碍、营养障碍、还有隐原性肝硬化等等。同一病因可发展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硬化,而同一病理类型的肝硬化亦可由不同病因引起。
[page]讨论肝硬化和肝炎的关系[/page]

  讨论肝硬化和肝炎的关系

  主持人:都说是肝炎后会引起肝硬化是不是呢?

  专家:是的。我国肝炎发病率达137/10万以上,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1亿2千万人口。成人期感染HBV,10%左右演变为慢性肝炎,约3%发展为肝硬化。丙肝的发病率远远低于乙肝,但感染HCV后约8~33%可演变为慢性肝炎,最后导致肝硬化。在我国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的主要是乙肝,其次是丙肝,或乙肝合并丁肝感染。而甲肝和戊肝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如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 一般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情轻、可潜伏3-5年以上;少数因大片肝坏死,3-6月发展为肝硬化。

  主持人:出现肝硬化的患者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专家:肝硬化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厌食;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明显、恶心、呕吐* ;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终日腹胀难受。另外是因为门V高压胃肠道瘀血水肿、消化吸收障碍、 肠道菌群失调、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度黄疸,少数有中、重度黄疸,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坏死。